计算机基础教育 > 教育技术学类

大学现代教育技术教程(第二版)

书号:9787113099589 套系名称:全国高等院校师范类教育规划教材

作者:张有录主编 出版日期:2009-05-01

定价:26.00 页码 / 开本:258 /16

策划编辑:秦绪好 杨勇 责任编辑:杜鹃

适用专业:无 适用层次:本科

最新印刷时间:

资源下载
教学课件 教学素材(暂无)
习题答案(暂无) 教学案例(暂无)
教学设计(暂无) 教学视频(暂无)
内容简介 前言 目录 作者介绍 图书特色
  •         全书共分7章,分别阐述了现代教育技术基本理论、媒体与教学、教学系统设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计算机辅助教学、现代远程教育、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内容。本书特点是内容充实、系统性强,描述深入浅出、易于理解、便于自学。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教育技术课程教材,也可作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教材,还可以作为教育技术工作人员的参考资料。
  •         第二版前言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教育技术发生了巨大变化。广播电视、卫星通信、多媒体计算机及其网络等新技术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级各类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和非常丰富的教学方法。这既是历史的必然,也符合教育教学的发展规律。

            2004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对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培养从“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社会责任”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成为时代教师所必须具备的技能之一。《大学现代教育技术教程(第二版)》对第一版教材进行了大幅度的修改,将第一版教材中的8章内容,压缩为7章内容,并在相关章后增加了技能训练内容。修改后的内容为:第1章绪论,主要讨论了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内涵,与教育技术有关的主要学习理论、教学理论、方法论、传播学理论以及教学媒体理论等;第2章媒体与教学,讲述了现代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觉媒体、多媒体的基础知识及其教学应用;第3章教学系统设计,讲述了教学系统设计的基础知识、教学系统设计模式、教学系统设计编制与实践等内容;第4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讨论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涵义、目标、意义以及整合的方法、原则、机制等问题;第5章计算机辅助教学,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概念入手,描述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历史、教学贡献以及发展趋势,重点讲述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模式和课件制作方法的基本知识;第6章现代远程教育,在讲解现代远程教育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中国远程教育的实践领域以及现代远程教育的工程等问题;第7章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环境建设,介绍了多媒体教室、多功能教室、网络教室、语音教室等系统的结构、功能和使用方法。

            在第一版的基础上,第二版增加了配套资源内容(包括电子教案、学习网站以及课件制作案例等内容),并放到网站上,可随时从网站http://www.51eds.com下载使用,内容对教学和学习提供了很大方便。本书由张有录教授担任主编,负责统稿和定稿,郭炳、樊明智担任副主编。参加编写的人员有:张有录(第1章),周亮、张潇(第2章),杜建荣(第3章),王国俭(第4章),郭炳、李一清(第5章),车启凤、樊明智(第6章),公维余、张鹏(第7章)。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借鉴和引用了一些教育技术同行的研究成果,在参考文献中一一列出,在此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对于部分来源于因特网的资料,由于很难确定作者,在此向这些不知名的作者表示感谢。由于编者学识水平和时间有限,不足和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09年2月
  • 第一篇  理论篇
    第1章  计算机网络概论 1
    1.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 1
    1.1.1  面向终端——以数据通信为主 1
    1.1.2  面向通信网络阶段——以资源共享为主 2
    1.1.3  面向应用(标准化)网络阶段——体系标准化 2
    1.1.4  面向未来的高速计算机网络——以Internet为核心 2
    1.2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组成 3
    1.2.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3
    1.2.2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3
    1.3  计算机网络的类型 4
    1.3.1  计算机网络的不同分类 4
    1.3.2  按网络的传输技术进行分类 4
    1.3.3  按网络的距离划分 5
    1.4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5
    1.5  网络的计算模式 6
    1.6  练习题 8
    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 9
    2.1  数据通信系统 9
    2.1.1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9
    2.1.2  数据通信系统模型 10
    2.2  数据通信方式 11
    2.2.1  并行传输与串行传输 11
    2.2.2  异步传输与同步传输 12
    2.2.3  基带传输与频带传输 13
    2.2.4  数据传输方向 14
    2.2.5  多路复用技术 14
    2.3  数据交换技术 17
    2.3.1  电路交换 17
    2.3.2  报文交换 18
    2.3.3  分组交换 19
    2.3.4  高速交换技术 19
    2.4  差错控制技术 20
    2.4.1  错误产生原因及控制方法 20
    2.4.2  奇偶校验码 20
    2.4.3  循环冗余校验码 21
    2.5  练习题 23
    第3章  网络体系结构 25
    3.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25
    3.1.1  网络体系结构的相关概念 25
    3.1.2  计算机网络层次结构的好处 26
    3.2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27
    3.2.1  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27
    3.2.2  OSI参考模型各层之间的关系 27
    3.2.3  OSI环境中的数据传输过程 29
    3.3  TCP/IP的体系结构 31
    3.3.1  TCP/IP的概念 31
    3.3.2  TCP/IP的层次结构 32
    3.4  OSI与TCP/lP参考模型的比较 34
    3.5  练习题 36
    第4章  TCP/IP协议和IP地址 37
    4.1  IP地址 37
    4.2  TCP/IP网络层协议 40
    4.2.1  IP协议 40
    4.2.2  其他协议 41
    4.3  TCP协议 42
    4.4  UDP协议 46
    4.4.1  UDP的协议数据单元TPDU 46
    4.4.2  UDP的工作原理 47
    4.5  IPv6 47
    4.5.1  IPv4的局限性及其缺点 47
    4.5.2  IPv6改进 48
    4.5.3  IPv6的地址结构 49
    4.6  TCP/IP实用程序 50
    4.7  练习题 52
    第5章  局域网组网技术 53
    5.1  局域网概述 53
    5.2  局域网的组成 54
    5.2.1  网络服务器 54
    5.2.2  工作站 54
    5.2.3  网络设备 55
    5.2.4  通信介质 58
    5.3  局域网拓扑结构 58
    5.3.1  总线形拓扑 58
    5.3.2  星形拓扑 59
    5.3.3  环形拓扑 59
    5.3.4  树形拓扑 60
    5.4  局域网体系结构 60
    5.4.1  局域网的参考模型 60
    5.4.2  IEEE 802标准 61
    5.5  局域网介质访问控制方式 62
    5.5.1  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法 62
    5.5.2  令牌环访问控制方式 64
    5.6  以太网技术 65
    5.6.1  以太网的MAC帧格式 65
    5.6.2  以太网的组网技术 65
    5.6.3  快速以太网 66
    5.6.4  千兆位以太网 68
    5.6.5  10Gbit/s以太网 68
    5.7  无线局域网 69
    5.7.1  无线局域网标准 69
    5.7.2  无线局域网的主要类型 69
    5.7.3  无线网络接入设备 71
    5.7.4  无线局域网的配置方式 71
    5.7.5  个人局域网 72
    5.7.6  无线局域网的应用 73
    5.7.7  无线局域网的发展趋势 74
    5.8  练习题 75
    第6章  交换与虚拟局域网 76
    6.1  交换式以太网的提出 76
    6.2  以太网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77
    6.3  以太网交换机的工作过程 80
    6.3.1  数据转发方式 81
    6.3.2  地址学习 81
    6.3.3  通信过滤 81
    6.3.4  生成树协议 82
    6.4  虚拟局域网 82
    6.4.1  共享式以太网与VLAN 83
    6.4.2  VLAN的组网方法 84
    6.4.3  VLAN的优点 85
    6.5  组建虚拟局域网 85
    6.5.1  交换式以太网组网 85
    6.5.2  在Cisco 2950交换机上划分VLAN 86
    6.6  练习题 87
    第7章  子网划分与路由选择 89
    7.1  划分子网 89
    7.2  无类别域间路由 92
    7.3  路由 95
    7.3.1  路由概述 95
    7.3.2  路由表 96
    7.3.3  route命令 100
    7.4  路由选择协议 101
    7.4.1  路由算法 102
    7.4.2  分层次的路由选择协议 102
    7.4.3  路由信息协议与距离向量算法 104
    7.4.4  OSPF协议与链路状态算法 106
    7.4.5  部署和选择路由协议 108
    7.5  路由器 108
    7.5.1  路由器概述 109
    7.5.2  路由器命令的使用 110
    7.6  练习题 112
    第8章  局域网组建 114
    8.1  组建目标和需求分析 114
    8.1.1  组建目标 114
    8.1.2  需求分析 115
    8.2  规划和设计 115
    8.2.1  规划 115
    8.2.2  设计 116
    8.2.3  网络文档 117
    8.3  综合布线工程 117
    8.3.1  综合布线 117
    8.3.2  综合布线工程设计 120
    8.3.3  综合布线工程测试 123
    8.3.4  综合布线工程常用材料 126
    8.4  练习题 130
    第9章  Windows Server 2003规划与安装 132
    9.1  Windows Server 2003简介 132
    9.1.1  Windows Server 2003的版本 132
    9.1.2  Windows Server 2003安装前准备 133
    9.1.3  制定安装配置计划 134
    9.1.4  Windows Server 2003的安装方式 134
    9.2  安装Windows Server 2003 135
    9.2.1  使用光盘安装 135
    9.2.2  在运行Windows的环境中安装 138
    9.2.3  从网络安装 139
    9.2.4  升级安装 140
    9.2.5  NT系统引导文件及启动过程 140
    9.3  构建安全的系统 141
    9.4  Windows Server 2003的网络连接设置 142
    9.5  获取帮助和支持 144
    9.6  练习题 145
    第10章  活动目录与用户管理 146
    10.1  域与活动目录 146
    10.1.1  活动目录 146
    10.1.2  域和域控制器 147
    10.1.3  域目录树 147
    10.1.4  域目录林 147
    10.1.5  全局编录 148
    10.2  活动目录的创建与配置 148
    10.2.1  创建第一个域 148
    10.2.2  安装后检查 150
    10.2.3  安装额外的域控制器 152
    10.2.4  创建子域 152
    10.2.5  创建域林中的第二棵域树 153
    10.2.6  成员服务器和独立服务器 155
    10.3  活动目录的备份与恢复 157
    10.4  管理域用户和组 159
    10.4.1  管理域用户和计算机账户 159
    10.4.2  域中的组账户 162
    10.5  管理组织单元 167
    10.5.1  在活动目录中使用OU 167
    10.5.2  委派OU的管理 168
    10.6  管理信任关系 169
    10.7  练习题 170
    第11章  资源共享与文件系统管理 172
    11.1  资源共享 172
    11.1.1  设置资源共享 172
    11.1.2  访问网络共享资源 174
    11.1.3  卷影副本 175
    11.1.4  共享和使用网络打印机 177
    11.2  资源访问权限的控制 178
    11.2.1  NTFS权限的概述 179
    11.2.2  共享文件夹权限与NTFS文件系统权限的组合 181
    11.2.3  NTFS权限的继承性 182
    11.2.4  复制和移动文件和文件夹 182
    11.2.5  利用NTFS权限管理数据 183
    11.3  加密文件系统与压缩 185
    11.3.1  加密文件系统概述 185
    11.3.2  加密文件或文件夹 186
    11.3.3  备份密钥 187
    11.3.4  文件压缩 188
    11.4  磁盘管理 189
    11.4.1  更改驱动器名和路径 190
    11.4.2  转换磁盘分区的类型和重新格式化 191
    11.4.3  扫描与修复文件系统 192
    11.4.4  磁盘碎片整理 193
    11.4.5  设置磁盘配额 194
    11.4.6  磁盘的备份与还原 195
    11.5  练习题 197
    第12章  Windows Server 2003网络服务 199
    12.1  DHCP服务 199
    12.1.1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199
    12.1.2  DHCP服务的安装和配置 201
    12.1.3  配置DHCP客户端 206
    12.2  DNS服务 207
    12.2.1  名字解析 207
    12.2.2  DNS解析过程 209
    12.2.3  安装和添加DNS服务器 210
    12.2.4  创建和管理DNS区域 213
    12.2.5  设置DNS服务器 219
    12.2.6  设置DNS客户端 222
    12.2.7  DNS测试 222
    12.3  安装IIS 224
    12.3.1  从控制面板安装 224
    12.3.2  通过“配置您的服务器向导”安装 225
    12.4  Web服务器 226
    12.4.1  Web网站的管理和配置 226
    12.4.2  创建Web网站和虚拟主机 231
    12.4.3  Web网站的目录管理 235
    12.5  练习题 237
    第13章  接入Internet 238
    13.1  Internet简介 238
    13.1.1  Internet概述 238
    13.1.2  Internet的组成 239
    13.2  Internet接入方式 241
    13.2.1  Internet接入方式简介 241
    13.2.2  Internet接入方式详述 242
    13.3  Internet连接共享 245
    13.4  NAT 248
    13.4.1  NAT的工作过程 248
    13.4.2  启用NAT服务 249
    13.4.3  NAT客户端的设置 251
    13.5  用SyGate实现共享上网 251
    13.6  练习题 257
    第二篇  实训篇
    实训一  非屏蔽双绞线的制作与连接 258
    实训二  Windows XP对等网的构建 261
    实训三  IP子网规划与划分 268
    实训四  路由器的启动和初始化配置 271
    实训五  静态路由与缺省路由配置 273
    实训六  RIP与IGRP的配置与调试 276
    实训七  交换机的了解与基本配置 281
    实训八  VLAN Trunking和VLAN配置 284
    实训九  Windows Server 2003的安装配置与对等网实训 288
    实训十  Windows Server 2003下网络命令的应用实训 292
    实训十一  配置活动目录与用户管理实训 295
    实训十二  DNS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实训 297
    实训十三  DHCP服务器配置与管理实训 299
    实训十四  网络信息服务器配置实训 302
    实训十五  接入Internet实训 306
    实训十六  磁盘阵列实训(虚拟机中实现) 309
    实训十七  配置打印服务器实训 314
    参考文献 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