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类专业教育 > 教育技术学类

信息化教学概论

书号:9787113144463 套系名称:"全国高等师范类院校教育规划教材

作者:张有录 出版日期:2012-04-01

定价:33.00 页码 / 开本:288 /16

策划编辑:吴宏伟 责任编辑:杜鹃

适用专业:无 适用层次:高等院校

最新印刷时间:

资源下载
教学课件(暂无) 教学素材(暂无)
习题答案(暂无) 教学案例(暂无)
教学设计(暂无) 教学视频(暂无)
内容简介 前言 目录 作者介绍 图书特色
  •         本书参照教育部《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结合编者多年信息化教学实践的经验与学习心得编写而成。全书力求把握时代脉搏,紧跟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精心选择内容,合理安排体例结构。本书共分为10章:教育信息化概述,信息化教学的理论基础,信息化教学媒体原理,信息化教学资源,信息化教学模式,信息化教学方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评价,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的现代教育专业的公共课程教材,也可作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训以及教育类其他专业的教材和参考用书。
  •         21世纪的教育是信息化的教育,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成为时代强音。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教育现代化提供了最为强大的理论与技术支持。我们看到,今天的教育从观念到内容、从方法到手段、从模式到过程等都发生了全方位、系统性和根本性的变革。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教育界出现了以广泛运用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为特征的发展趋向,我们称之为教育信息化现象。教育信息化一般是指在教育领域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发展的过程,其结果是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人们从技术层面,认识其基本特征是数字化、多媒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从教育层面,研讨其具有教材多媒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任务合作化、环境虚拟化和管理自动化的特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教育信息化既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因此,随着教育信息化的逐步普及,我国广大教师认清教育改革的大方向,懂得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支持教育改革和促进教育发展,就显得非常重要。教育部在《关于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中也明确指出:“为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要求, 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促进教师教育跨越式的发展, 积极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紧迫的重要任务。”鉴于此,对未来从事教育的在校大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信息化教学理论与技能培养,意义重大。
    编者根据多年信息化教学实践的经验与学习心得完成了本书的编写任务,同时参阅和引用了大量目前比较成熟的研究成果,有关著作和文章已在参考文献中一一列出。一些来自网络的资料由于无法确定作者身份,在参考文献中以网址的方式给出,在此表示衷心的谢意。

            编者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力求把握时代脉搏,紧跟发展趋势,合理安排体例结构。为了方便教学,本书配有电子学习包,可登录http://www.51eds.com进行下载。

            本书由张有录任主编,负责确定内容和进行结构设计,并统稿和定稿。由郭炳、王国俭、杜建荣担任副主编,具体编写分工如下:王国俭编写第一章、第四章和第五章;郭炳编写第二章、第九章和第十章;张有录编写第三章;杜建荣编写第六章、第七章和第八章。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在编写过程中难免有疏漏和不当之处,欢迎各位专家及读者不吝赐教,以使本书得到不断完善和提高。

                                                                             编  者
    2012.2
     

  • 第一章  教育信息化概述 1
    第一节  教育信息化与教育现代化 1
    一、教育信息化的概念 1
    二、教育信息化的内容 2
    三、教育信息化的目的和意义 2
    四、教育信息化对我国教育的影响作用 4
    五、教育现代化 4
    第二节  教育信息化的基本要素与特征 7
    一、教育信息化的基本要素 7
    二、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 9
    第三节  教育信息化发展简况 10
    一、国际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10
    二、我国教育信息化政策 14
    三、我国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15
    四、教育信息标准化研究 17
    第四节  信息化教育 18
    一、信息化教育的概念 18
    二、信息化教学 19
    三、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 21
    思考与练习 24
    第二章  信息化教学的理论基础 25
    第一节  信息化教学的学习理论基础 25
    一、行为学习理论 25
    二、认知学习理论 26
    三、认知建构学习理论 27
    四、人本学习理论 32
    第二节  信息化教学的教学理论基础 34
    一、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 35
    二、布鲁纳的“结构-发现”教学理论 37
    三、布卢姆的掌握学习 39
    四、加涅的指导教学模式 41
    五、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42
    六、范例方式教学理论 43
    第三节  信息化教学的方法论基础 45
    一、视听教育理论 45
    二、系统科学理论 47
    第四节  信息化教学的传播理论基础 52
    一、传播、传播学、教育传播 52
    二、传播系统要素与目标 52
    三、拉斯威尔的传播模式 53
    四、香农-韦弗的传播模式 54
    五、贝罗的传播模式 54
    思考与练习 55
    第三章  信息化教学媒体原理 56
    第一节  媒体与教学媒体 56
    一、媒介和媒体 56
    二、教学媒体 57
    三、教学媒体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具的区别 58
    四、教学媒体与信息技术、教育技术的区别 59
    五、教学媒体的分类 60
    第二节  教学媒体的发展历史 62
    一、语言媒体阶段 62
    二、文字媒体阶段 63
    三、印刷媒体阶段 65
    四、电子传播媒体阶段 65
    第三节  教学媒体的本质与特征 67
    一、教学媒体的本质 67
    二、教学媒体的属性 71
    三、教学媒体的特性 72
    四、现代教学媒体新特性分析 74
    第四节  教学媒体的功能 76
    一、视觉媒体的教学应用 76
    二、听觉媒体的教学应用 77
    三、视听觉媒体的教学应用 83
    四、多媒体与教学应用 86
    五、社会性软件与教学应用 89
    第五节  教学媒体的选择 94
    一、教学媒体选择的依据 94
    二、教学媒体选择的基本原则 97
    三、教学媒体选择的步骤 99
    四、媒体选择的方法 101
    思考与练习 103

    第四章  信息化教学资源 104
    第一节  信息化教学资源概述 104
    一、信息化教学资源的概念 104
    二、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分类 105
    三、信息化教学资源的特点 107
    第二节  信息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108
    一、信息化教学资源库概述 108
    二、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意义 110
    三、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原则 111
    四、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的保证 112
    五、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13
    第三节  信息化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标准 114
    一、国外主要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标准 114
    二、国家网络教育资源建设规范介绍 115
    第四节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获取 118
    一、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获取途径 118
    二、网络教学资源的检索 119
    思考与练习 125
    第五章  信息化教学模式 126
    第一节  教学模式概述 126
    一、教学模式的概念 126
    二、教学模式的特点 126
    三、教学模式的功能 128
    四、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 129
    五、信息化教学模式 129
    第二节  基于资源的主题教学模式 133
    一、基于资源的主题教学模式概述 133
    二、基于资源的主题学习模式构建 133
    三、基于资源的主题学习(RBTL)过程阐析 134
    第三节  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 135
    一、基于项目的教学模式的概述 135
    二、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过程阐述 137
    第四节  基于问题的信息化教学模式 138
    一、基于问题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概述 138
    二、基于问题的信息化教学模式的特征 139
    三、基于问题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各要素间的优化 139
    第五节  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模式 141
    一、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模式概述 141
    二、基于网络环境的协作学习模式建构 142
    三、基于网络环境的协作学习模式要素分析 143
    四、基于网络环境的协作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144
    思考与练习 145
    第六章  信息化教学方法 146
    第一节  教学方法 146
    一、教学方法概述 146
    二、传统教学方法的分类 147
    三、教学方法选择的基本标准与运用 148
    第二节  信息化教学方法概述 150
    一、信息化教学方法的涵义 150
    二、信息化教学方法的分类 151
    三、信息化教学的基本方法 151
    第三节  信息化教学的其他方法 157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 157
    二、情境教学法 159
    三、案例教学法 162
    思考与练习 165
    第七章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166
    第一节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概述 166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涵义 166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 170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意义 171
    第二节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容和模式 174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组成要素 174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及要素 174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具体方式 177
    第三节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原则与实现机制 181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 181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原则 183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现机制 184
    第四节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教师角色定位和能力要求 186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教师角色定位 186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求教师掌握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知识 190
    思考与练习 191
    第八章  信息化教学设计 192
    第一节  教学系统设计概述 192
    一、教学系统设计的概念 192
    二、教学系统设计的发展 194
    三、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195
    四、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过程 197
    五、教学系统设计的要素分析与操作工具 199
    六、教学系统设计的应用范围和层次 202
    七、教学系统设计的意义 203
    第二节  信息化教学设计 204
    一、信息化教学设计概述 204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206
    三、信息化教学设计步骤与方法 207
    四、信息化教学设计过程的关注点 208
    五、信息化教案的主要内容 211
    第三节  多媒体教学设计 211
    一、多媒体教学的指导思想和评价 211
    二、多媒体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212
    三、多媒体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 213
    第四节  ASSURE教学设计 215
    一、ASSURE教学设计概述 215
    二、ASSURE教学设计模式 215
    思考与练习 219
    第九章  信息化教学评价 220
    第一节  教学评价概述 220
    一、评价与教学评价的涵义 220
    二、教学评价的功能 221
    三、教学评价的类型 222
    四、教学评价的原则 226
    五、教学评价的测量工具 226
    第二节  信息化教学评价的工具和原则 228
    一、信息化教学评价与传统教学评价之比较 228
    二、信息化教学评价的工具 229
    三、信息化教学评价的目的 232
    第三节  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 233
    一、面向学习过程评价的涵义 233
    二、面向学习过程评价的作用 233
    三、面向学习过程评价的特征 234
    四、面向学习过程评价的原则 235
    五、学习过程评价的类型 236
    六、信息化教学评价原则、类型、指标体系设计 237
    第四节  面向学习资源的评价 240
    一、学习资源及其评价 240
    二、学习资源评价的功能 240
    三、学习资源评价的原则 241
    四、学习资源评价的框架 243
    五、网络教学资源的评价 243
    思考与练习 244
    第十章  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 245
    第一节  信息化教学环境 245
    一、环境与信息化教学环境 245
    二、信息化教学环境的作用 246
    三、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的功能要求 247
    第二节  语言实验室 247
    一、语言实验室的种类及特点 247
    二、语言实验室教学的优点与局限性 252
    三、语言实验室管理的主要工作任务 252
    第三节  微格教学系统 254
    一、微格教学的概念 254
    二、微格教学系统的组成 255
    三、微格教学系统的应用 255
    四、微格教室的设计 257
    第四节  教学常用的多媒体教学系统 259
    一、多媒体综合电教室 259
    二、多媒体学习中心 263
    三、网络教学系统 264
    第五节  智能教室 268
    一、智能教室的理论基础——泛在学习 268
    二、智能教室 269
    三、卓越智能教室系统组成 270
    四、理想智能教室功能 271
    第六节  校园网络系统 271
    一、“数字化校园”与校园网 271
    二、校园网建设的原则和内容 272
    三、校园网的功能 273
    四、校园网规划的策略 274
    五、校园网络的基本结构框架 275
    思考与练习 276
    参考文献 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