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课 > 其它
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
书号:9787113246822 套系名称:高等职业教育公共课程“十三五”规划教材
作者:杨广友 李德辉 范爱苓 出版日期:2018-08-01
定价:49.00 页码 / 开本:304 /16
策划编辑:祁云 责任编辑:祁云 包宁
适用专业:无 适用层次:高等职业院校
最新印刷时间:
资源下载
教学课件(暂无)
教学素材(暂无)
习题答案(暂无)
教学案例(暂无)
教学设计(暂无)
教学视频(暂无)
内容简介
前言
目录
作者介绍
图书特色
本书是根据大学生身体和心理发展特点,集知识、健身、娱乐、科学、实用为一体的体育教科书。教材内容丰富、文笔流畅、图文并茂、通俗易懂,具有观念新、方法简便易学、技能性强、易于掌握、易于操作等特点。
本书内容包括:体育基本理论、体育运动与健康、大学生体质健康测定与评价、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体育锻炼安全与卫生、体育锻炼的营养与保健、田径、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大众体育、瑜伽、武术、健美与健身、健美操、野外运动及冰雪运动等。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职业院校体育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体育爱好者的参考读物。无
上篇 体育理论
第1章 体育基本理论 1
1.1 体育概述 1
1.1.1 体育的起源与发展 1
1.1.2 体育的概念与分类 1
1.1.3 体育的功能 2
1.2 现代社会与体育 3
1.2.1 现代人面临的挑战与危机 3
1.2.2 生命在于运动 3
1.3 高校体育 5
1.3.1 高校体育的地位 5
1.3.2 高校体育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5
1.3.3 高校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 6
1.3.4 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7
第2章 体育运动与健康 9
2.1 健康概述 9
2.1.1 健康的概念 9
2.1.2 心理健康的标准 10
2.1.3 亚健康 10
2.1.4 影响健康的因素 12
2.2 健康的生活方式 13
2.2.1 合理的生活制度 13
2.2.2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其危害 14
2.2.3 现代生活方式病 16
2.3 体育运动对健康的影响 18
2.3.1 体育运动对运动系统的作用 18
2.3.2 体育运动对心肺功能的影响 19
2.3.3 体育运动对心理的调节作用 19
2.3.4 体育运动与大学生身心发展 20
第3章 大学生体质健康测定与评价 22
3.1 体质与健康 22
3.1.1 体质与健康的关系 22
3.1.2 体质健康的标准 22
3.2 大学生体质健康的测定与评价 23
3.2.1 大学生体质健康评价的
意义及实施的相关规定 23
3.2.2 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测试结果的评定 23
第4章 发展学生身体素质 26
4.1 身体素质运动应遵循的原则 26
4.2 全面发展身体素质 27
4.2.1 力量素质 27
4.2.2 耐力素质 28
4.2.3 速度素质 28
4.2.4 柔韧素质 29
4.2.5 灵敏素质 30
第5章 体育锻炼安全与卫生 31
5.1 体育锻炼的基本原则 31
5.2 科学体育锻炼 32
5.2.1 体育锻炼的准备 32
5.2.2 体育锻炼前的准备活动 32
5.2.3 体育锻炼时间、地点的选择 33
5.2.4 体育锻炼中负荷的调控 34
5.2.5 体育锻炼合理的心理调节 35
5.3 体育锻炼的注意事项和禁忌 36
5.3.1 冬夏季锻炼注意事项 36
5.3.2 体育锻炼的禁忌症 37
5.4 体育锻炼卫生常识 38
5.5 女子体育运动卫生 38
5.5.1 女子体育运动的意义 38
5.5.2 女子发育的一般特点 38
5.5.3 女子的生理特点 39
5.5.4 女子体育卫生要求 39
第6章 体育锻炼的营养与保健 41
6.1 体育锻炼与营养 41
6.1.1 营养与健康 41
6.1.2 体育锻炼对营养的要求 41
6.1.3 不同锻炼项目的营养特点 43
6.1.4 不同季节锻炼的营养特点 44
6.2 运动生理反应的防治 44
6.2.1 极点和第二次呼吸 44
6.2.2 运动性晕厥 44
6.2.3 运动性低血糖 45
6.2.4 肌肉痉挛 45
6.2.5 肌肉酸痛 45
6.2.6 运动过度疲劳 46
6.2.7 中暑 46
6.2.8 运动性贫血 46
6.2.9 运动性腹痛 47
6.3 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47
6.3.1 运动损伤的原因 47
6.3.2 运动损伤的预防 48
6.3.3 常见运动损伤及简易处理方法 48
6.4 常见慢性病及其体育疗法 50
6.4.1 颈椎病 50
6.4.2 神经衰弱 50
6.4.3 慢性肠胃病 51
6.4.4 肩周炎 52
6.4.5 腰椎疾病 52
下篇 体育实践
第7章 田径 53
7.1 田径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53
7.2 田径运动的特点与价值 54
7.2.1 田径运动项目的分类 54
7.2.2 田径运动的特点 54
7.2.3 田径运动的价值 55
7.3 田径运动基本技术 55
7.3.1 跑 55
7.3.2 跳跃 58
7.3.3 投掷 60
7.3.4 跨栏跑 63
第8章 足球 64
8.1 足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64
8.2 足球运动的特点与健身价值 65
8.2.1 足球运动的特点 65
8.2.2 足球运动的健身价值 65
8.3 足球基本技术 66
8.3.1 踢球 66
8.3.2 停球 68
8.3.3 运球 71
8.3.4 头顶球 71
8.3.5 掷界外球 72
8.3.6 抢截球 73
8.3.7 假动作 73
8.3.8 守门员技术 74
8.4 足球基本战术 74
8.4.1 进攻战术 75
8.4.2 防守战术 76
8.4.3 定位球战术 76
8.4.4 比赛阵形 77
8.5 足球规则简介 77
8.5.1 场地 77
8.5.2 队员人数 78
8.5.3 比赛时间 78
8.5.4 决胜方法 78
8.5.5 越位 79
8.5.6 犯规与不正当行为 79
第9章 篮球 81
9.1 篮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81
9.2 篮球运动的特点与健身价值 81
9.2.1 篮球运动的特点 81
9.2.2 篮球运动的价值 82
9.3 篮球基本技术 82
9.3.1 移动技术 83
9.3.2 传、接球技术 85
9.3.3 投篮技术 87
9.3.4 运球技术 90
9.3.5 持球突破技术 92
9.3.6 抢篮板球技术 92
9.3.7 防守对手技术 93
9.3.8 抢、打、断球技术 93
9.4 篮球基本战术 94
9.4.1 进攻战术基础配合 94
9.4.2 防守战术基础配合 95
9.4.3 快攻 95
9.4.4 区域联防 97
9.4.5 半场人盯人防守 97
9.5 篮球竞赛规则 97
9.5.1 比赛的通则及一般规定 97
9.5.2 常见违例 98
9.5.3 常见犯规 99
第10章 排球 100
10.1 排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100
10.2 排球运动的特点与锻炼价值 100
10.2.1 排球运动的特点 100
10.2.2 排球运动的锻炼价值 101
10.3 排球基本技术 101
10.3.1 准备姿势与移动 101
10.3.2 垫球技术 102
10.3.3 发球技术 104
10.3.4 传球技术 105
10.3.5 扣球技术 107
10.3.6 拦网技术 108
10.4 排球基本战术 109
10.4.1 阵容配备 109
10.4.2 交换位置 110
10.4.3 接发球站位阵形 110
10.4.4 进攻战术 110
10.4.5 防守战术 111
10.5 排球竞赛规则 112
10.5.1 场地、器械、设备 112
10.5.2 主要规则和裁判方法 112
第11章 乒乓球 114
11.1 乒乓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114
11.2 乒乓球运动的特点与健身价值 114
11.2.1 乒乓球运动的特点 114
11.2.2 乒乓球运动的健身价值 115
11.3 乒乓球基本技术 115
11.3.1 基本站位与准备姿势 115
11.3.2 握拍法 116
11.3.3 基本步法 118
11.3.4 发球和接发球 119
11.3.5 挡球和推挡球 121
11.3.6 攻球 122
11.3.7 搓球 123
11.3.8 削球 124
11.4 乒乓球基本战术 125
11.4.1 发球抢攻战术 125
11.4.2 对攻战术 126
11.5 乒乓球竞赛规则 127
11.5.1 场地与器材 127
11.5.2 乒乓球比赛主要规则 128
第12章 羽毛球 130
12.1 羽毛球运动的起源与发展 130
12.2 羽毛球运动的特点与健身价值 131
12.2.1 羽毛球运动的特点 131
12.2.2 羽毛球运动的健身价值 131
12.3 羽毛球基本技术 132
12.3.1 握拍技术 132
12.3.2 发球技术 133
12.3.3 接发球技术 135
12.3.4 基本步法 135
12.4 羽毛球基本战术 136
12.4.1 单打战术 136
12.4.2 双打战术 137
12.5 羽毛球竞赛规则 139
12.5.1 场地与器材 139
12.5.2 羽毛球比赛方法 139
第13章 网球 142
13.1 网球运动特点与锻炼价值 142
13.2 网球基本技术 144
13.3 网球基本战术 147
13.4 网球竞赛规则 148
第14章 大众体育 150
14.1 保龄球 150
14.2 轮滑 155
14.2.1 起源与发展 155
14.2.2 运动特点与锻炼价值 155
14.2.3 轮滑分类 156
14.2.4 轮滑技术要点 156
14.2.5 安全措施 157
14.2.6 如何避免轮滑运动伤害 157
14.3 台球 157
14.3.1 台球的起源及发展 157
14.3.2 台球基本概念 158
14.3.3 斯诺克台球起源 164
14.3.4 斯诺克台球比赛规则 165
14.3.5 台球基本功法 169
14.3.6 瞄准方法概述 176
14.3.7 台球主要赛事 177
第15章 瑜伽 179
15.1 瑜伽运动特点与锻炼价值 179
15.1.1 起源与发展 179
15.1.2 特点与锻炼价值 179
15.2 瑜伽体式练习的基本要求 180
15.3 瑜伽的主要内容 181
15.4 哈达瑜伽体式与欣赏 195
第16章 武术 197
16.1 武术的起源与发展 197
16.2 武术的特点与健身价值 197
16.2.1 武术的特点 197
16.2.2 武术的健身价值 198
16.3 武术基本技术 198
16.3.1 武术基本功 198
16.3.2 武术基本套路组合 205
第17章 健美与健身 227
17.1 健美与健身的区别 227
17.2 健美运动的特点 227
17.3 健美基本技术 228
17.4 健美运动介绍 238
17.5 自我健身 239
第18章 健美操 242
18.1 健美操运动特点和锻炼价值 242
18.2 健美操基本动作 243
18.3 第三套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
标准三级规定动作 249
18.4 健美操的创编与实践 254
18.5 竞技场上的健美操 255
第19章 野外运动 257
19.1 远足 257
19.1.1 远足的运动特点 257
19.1.2 远足基本技术 258
19.1.3 远足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261
19.2 登山 262
19.2.1 登山运动的特点 262
19.2.2 登山基本技术 263
19.2.3 徒步登山基本技巧及注意
事项 265
19.3 野外生存 270
19.3.1 野外生存的运动特点 271
19.3.2 野外生存的基本技术 271
19.3.3 野外生存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273
第20章 冰雪运动 275
20.1 滑冰 275
20.1.1 起源与发展 275
20.1.2 运动特点与锻炼价值 275
20.1.3 滑冰的基本技术 277
20.1.4 初学滑冰应注意的问题 280
20.2 滑雪 281
20.2.1 起源与发展 281
20.2.2 运动特点与锻炼价值 281
20.2.3 滑雪的基本技术 282
20.2.4 初学滑雪应注意的问题 285
附录A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287
参考文献 296
本书图文并茂,动作技术简明扼要,是一本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高职高专体育类教材,对做好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具有参考和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