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类专业教育 > 电工/电子/数字逻辑类
电路分析基础(第二版)
书号:9787113248383 套系名称:“十三五”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规划教材
作者:唐志珍 张永格 出版日期:2019-01-01
定价:39.00 页码 / 开本:220 /16
策划编辑:王春霞 责任编辑:王春霞 绳超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类 适用层次:高等职业(专科)
最新印刷时间:
资源下载
教学课件
教学素材(暂无)
习题答案(暂无)
教学案例(暂无)
教学设计(暂无)
教学视频(暂无)
内容简介
前言
目录
作者介绍
图书特色
本书共分八章,主要内容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正弦交流电路及应用、三相交流电路、互感耦合电路、线性电路的瞬态过程、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和技能训练。 本书内容安排合理,层次清晰,循序渐进。在内容的选取上,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以“必需和够用”为原则,将理论讲授与实际应用有机结合。本书在每章内容之前配有学习目标,每章中配有丰富的例题,方便师生根据不同专业要求和差异选用。每章中的应用实例突出知识的应用,每章的习题附有参考答案。教材内容中包含与基本知识对应的基础实验和实训内容,方便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传授知识,融“教、学、做”于一体。 本书适合作为高职通信技术、计算机通信、电子信息、应用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铁道通信信号、供用电技术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教材,也可作为自学进修电路分析知识的各类人员的参考书。
本书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定位和相关专业的培养目标、就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对电路分析基础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协调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和职业技能培养之间的关系,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既获得基本的电路理论知识,又具有实际操作技能。本书还注重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电路知识解决电路问题的能力,提高逻辑推理、思辨和推演等理性思维能力,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书在内容的选取上,注重与学生已修课程的衔接,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以“必需和够用”为原则,将理论讲授与实际应用有机结合。 内容安排合理,层次清晰,循序渐进。本书在每章内容之前配有学习目标,每章中配有丰富的例题,方便师生根据不同专业要求和差异选用。各章中的应用实例突出知识的应用,习题附有参考答案。教材内容中包含与基本知识对应的实训内容,方便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传授知识,融“教、学、做”于一体。 每个基础实验的实验准备中都配有思考题,引导学生做好完成基础实验的充分准备。每个基础实验都设计有学生动手练习、训练或制作环节,通过十余个不同层次的基础实验,使学生掌握常用电工工具和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元器件识别、电路识图与分析、电路焊接与调试等电路方面的基本技能,为后续的专业技能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学生从事设备安装、调试与维护等工作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基础实验后实验报告中的问题推动学生分析总结实验内容,通过总结提升实验的效果。 本次再版,主要对上一版中的错漏之处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增加了部分习题。 本书由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唐志珍、张永格任主编;王淼、王艳华、杨华勋任副主编; 李昕、于燕萍、姚明阳、茹岩参与了编写。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在使用之后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利于今后进一步完善本书内容。谨表谢忱! 编者 2018年10月
第1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1 11电路和电路模型1 111电路的组成及作用1 112理想元件和电路模型3 113电路的工作状态4 12电路的主要物理量5 121电流及参考方向5 122电位、电压及电动势6 123电功率及电能9 13电阻元件11 131电阻元件及伏安特性11 132电阻元件的功率12 14电压源与电流源12 141理想电压源与实际 电压源12 142理想电流源与实际 电流源14 143实际电源模型的 等效变换16 15基尔霍夫定律18 151电路的几个常用名词19 152基尔霍夫电流定律19 153基尔霍夫电压定律21 16电路中电位的计算24 小结26 习题127 第2章 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33 21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33 211二端网络等效的概念33 212电阻的串联及等效34 213电阻的并联及等效35 214电阻的混联及等效37 22星形电阻网络与三角形电阻 网络的等效变换38 221电阻的星形连接(接) 与三角形连接(△接)38 222等效变换的方法39 23直流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40 231支路电流法40 232网孔电流法41 233节点电压法43 234弥尔曼定理45 24叠加定理46 25戴维南定理47 小结49 习题251 第3章 正弦交流电路及应用56 31正弦交流电的基本概念56 32正弦交流电的相量表示法62 321复数62 322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65 33单一元件的正弦交流电路66 331纯电阻元件的正弦交流 电路67 332纯电感元件的正弦交流 电路69 333纯电容元件的正弦交流 电路71 34RLC交流电路的分析73 341RLC串联交流电路的 分析73 342RLC并联交流电路的 分析76 35RLC谐振电路的分析77 351串联电路的谐振78 352并联电路的谐振80 36正弦交流电路中的功率及 功率因数82 361正弦交流电路的功率 因数82 362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和 功率三角形83 363功率因数的提高84 小结86 习题389 第4章 三相交流电路95 41三相电源95 411三相交流电的产生95 412三相电源的连接96 42三相负载100 421负载的星形连接100 422负载的三角形连接102 43三相电路的功率104 44不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106 441星形连接的不对称三相 电路106 442三角形连接的不对称 三相电路108 45三相交流电的典型应用109 小结110 习题4111 第5章 互感耦合电路116 51自感与互感116 511自感与自感电压116 512互感与互感电压117 513同名端119 52互感耦合电路的分析120 521互感线圈的串联121 522互感线圈的并联122 523互感线圈的T型 等效123 53空芯变压器123 54理想变压器125 541理想变压器的条件125 542理想变压器的主要 性能126 小结127 习题5129 第6章 线性电路的瞬态过程132 61瞬态过程及换路定律132 611瞬态过程的基本 概念132 612换路定律133 613电压、电流初始值的 计算133 62RC电路的瞬态过程135 621RC电路的充电过程135 622RC电路的放电过程137 63RL电路的瞬态过程138 631RL电路接通直流 电源138 632RL电路短接140 64一阶电路的三要素法141 641一阶电路过渡过程的 一般规律141 642一阶电路三要素法的 应用141 小结144 习题6145 第7章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149 71非正弦周期量的产生、合成与 分解149 711非正弦周期量的产生150 712非正弦周期量的合成 与分解150 72非正弦周期量的最大值、有效值、 平均值和平均功率155 721非正弦周期量的 最大值155 722非正弦周期量的 有效值155 723非正弦周期量的 平均值156 724非正弦周期量的 平均功率156 73非正弦周期性电流电路的 分析计算158 小结160 习题7162 第8章 电路基础实验与实训167 81电路基础实验综述167 811电路基础实验的 目的167 812电路基础实验的 要求167 813电路基础实验的 注意事项169 82基础实验169 821直流电路的认知 实验169 822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 实验171 823戴维南定理的验证173 824叠加定理的验证175 825正弦交流电路的 认识176 826RL串联电路和RC串联 电路的电压与电流关系 研究178 827荧光灯电路的安装及 功率因数的提高181 828RLC串联谐振电路的 研究183 829三相负载星形连接和 三角形连接电路的测 量185 8210互感耦合线圈的测试 实验188 8211RC一阶电路的响应 测试190 83实训193 附录 习题参考答案202
唐志珍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教师
内容安排合理,层次清晰 循序渐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