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类专业教育 > 网络与信息安全类
网络管理员考证指导教程
书号:9787113253530 套系名称:无
作者:蓝金丽 出版日期:2019-01-01
定价:40.00 页码 / 开本:212 /16
策划编辑:唐旭 责任编辑:陆慧萍 贾淑媛
适用专业:无 适用层次:高等学校
最新印刷时间:2023-02-15
资源下载
教学课件(暂无)
教学素材(暂无)
习题答案(暂无)
教学案例(暂无)
教学设计(暂无)
教学视频(暂无)
内容简介
前言
目录
作者介绍
图书特色
本书从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入手,着重介绍了计算机网络基础、数据通信基础、局域网基础、网络硬件及网络规划设计、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Windows 2000 Server的安装和基本管理、目录服务和用户账户、DNS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Windows 2000服务器资源以及Windows 2000网络服务功能等。
本书层次清晰、内容丰富,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适合作为高等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及相关专业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网络管理员(中级)考试的指导用书,以及各类网络技术人员的培训和自学教材。无
第1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1
1.1 计算机网络 1
1.1.1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 1
1.1.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1
1.1.3 计算机网络的特征及主要功能 2
1.1.4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3
1.2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及服务 4
1.2.1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4
1.2.2 计算机网络的服务 5
1.3 网络体系结构与ISO/OSI开放
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6
1.3.1 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 6
1.3.2 OSI/RM七层网络模型原理 6
1.4 网络协议、TCP/IP协议 8
1.4.1 网络协议 8
1.4.2 TCP/IP协议结构 8
1.5 网络拓扑结构 11
1.5.1 物理拓扑结构 12
1.5.2 逻辑拓扑结构 14
1.6 网络地址 14
1.6.1 MAC地址 14
1.6.2 IP地址 14
1.6.3 DNS域名系统 17
本章小结 17
习题 17
第2章 数据通信基础 23
2.1 数据通信的基本知识 23
2.1.1 数据通信的概念 23
2.1.2 术语解析 23
2.1.3 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及数据
通信系统 25
2.1.4 数据通信的主要技术指标 25
2.2 数据传输方式 26
2.2.1 串行传输与并行传输 26
2.2.2 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通信 27
2.2.3 基带传输与频带传输 27
2.2.4 同步传输与异步传输 28
2.3 数据编码和调制技术 28
2.3.1 数字数据转换为数字信号 28
2.3.2 数字数据转换为模拟信号 29
2.3.3 模拟数据转换为模拟信号 30
2.3.4 模拟数据转换为数字信号 30
2.4 多路复用技术 30
2.4.1 频分多路复用(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FDM) 31
2.4.2 时分多路复用(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TDM) 31
2.4.3 波分多路复用(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WDM) 31
2.5 数据交换技术 32
2.5.1 电路交换 32
2.5.2 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 32
2.6 局域网介质访问控制方式 33
2.6.1 争用方式(CSMA和CSMA/CD) 33
2.6.2 令牌传递方式 35
本章小结 36
习题 36
第3章 局域网基础 38
3.1 局域网的相关概念与标准 38
3.1.1 局域网的概念 38
3.1.2 局域网的特点 38
3.1.3 局域网的基本组成 39
3.1.4 局域网的工作模式 39
3.1.5 IEEE 802标准 39
3.1.6 局域网结构 41
3.1.7 局域网的媒体访问控制 41
3.2 以太网 41
3.2.1 以太网技术规范 42
3.2.2 标准以太网 42
3.2.3 快速以太网(Fast Ethernet) 43
3.2.4 吉比特以太网(GB Ethernet) 44
3.2.5 10吉比特以太网 46
3.3 ATM网络 46
3.3.1 B-ISDN网络 46
3.3.2 ATM网络的基本概念 47
3.3.3 ATM协议参考模型 47
3.3.4 ATM交换技术 48
3.3.5 ATM局域网的类型 49
3.4 局域网中常用的通信协议 49
3.4.1 NetBEUI协议 49
3.4.2 IPX/SPX协议及其兼容协议 50
3.4.3 TCP/IP协议 50
3.5 无线局域网 50
3.5.1 无线局域网概况 51
3.5.2 无线局域网的分类 51
3.5.3 无线局域网的特点 51
3.5.4 无线局域网的应用 52
3.6 局域网接入Internet 52
3.6.1 基础知识 52
3.6.2 接入方式 53
3.6.3 接入技术 54
3.6.4 接入方案 57
本章小结 58
习题 58
第4章 网络硬件及网络规划设计 63
4.1 传输介质 63
4.1.1 双绞线 63
4.1.2 同轴电缆 64
4.1.3 光纤 64
4.1.4 无线传输介质 65
4.2 网络设备 65
4.2.1 网卡 66
4.2.2 调制解调器 66
4.2.3 中继器 67
4.2.4 集线器 67
4.2.5 交换机 68
4.2.6 网桥 68
4.2.7 路由器 69
4.2.8 网关 70
4.3 网络规划与设计 71
4.3.1 网络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则 71
4.3.2 网络规划与设计的一般步骤 72
4.3.3 结构化布线的产生和发展 75
本章小结 76
习题 76
第5章 网络管理与网络安全 79
5.1 网络管理概述 79
5.1.1 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 79
5.1.2 网络管理软件 80
5.1.3 网络管理的基本功能 80
5.1.4 网络管理协议 82
5.2 网络故障与诊断 86
5.2.1 网络故障分类 86
5.2.2 故障诊断工具 86
5.2.3 网络故障诊断 87
5.3 网络安全概述 88
5.3.1 认识网络安全 88
5.3.2 网络安全威胁与安全漏洞 89
5.3.3 网络安全防范措施 89
5.3.4 网络安全体系结构 91
5.4 计算机病毒的防护 92
5.4.1 计算机病毒的概念 92
5.4.2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92
5.4.3 计算机病毒的分类 92
5.4.4 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 93
5.4.5 计算机病毒的预防 93
5.4.6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93
5.5 黑客攻击和防范 93
5.5.1 网络黑客的攻击方法 94
5.5.2 防范黑客措施 94
5.6 防火墙技术 94
5.6.1 认识防火墙 94
5.6.2 防火墙的功能 95
5.6.3 防火墙的分类 95
5.6.4 防火墙实现技术 95
5.7 加密和认证 96
5.7.1 数据加密技术 96
5.7.2 认证技术 97
5.8 网络数据备份 97
5.8.1 网络数据备份的定义 97
5.8.2 网络数据备份的方式 97
5.8.3 网络数据备份的功能 98
本章小结 98
习题 98
第6章 Windows 2000 Server的
安装和基本管理 102
6.1 认识Windows 2000 102
6.1.1 Windows 2000的4个版本 102
6.1.2 Windows 2000 Server的特性 103
6.2 Windows 2000 Server的安装 104
6.2.1 系统和硬件设备需求 104
6.2.2 Windows 2000 Server的安装
准备和注意事项 104
6.2.3 安装Windows 2000 Server 105
6.2.4 Windows 2000 Server的系统
配置 107
6.2.5 安装Windows 2000 Server的
疑难排除 107
6.3 Windows 2000 Server管理工具 108
6.3.1 控制面板 108
6.3.2 系统工具 110
6.3.3 使用Runas命令启动程序 110
6.4 使用“计算机管理”工具 110
6.4.1 启动“计算机管理”工具 110
6.4.2 用户管理 110
6.4.3 磁盘管理 111
6.4.4 磁盘配额管理 111
6.4.5 使用其他功能 111
6.5 使用“事件查看器” 112
6.5.1 “事件查看器”介绍 112
6.5.2 使用事件日志 112
6.6 监视性能 112
本章小结 113
习题 113
第7章 目录服务和用户账户 118
7.1 活动目录Active Directory 118
7.1.1 Active Directory的概念 118
7.1.2 Active Directory的逻辑结构 119
7.1.3 Active Directory的物理结构 119
7.2 Active Directory的规划和安装 120
7.2.1 Active Directory的规划 120
7.2.2 Active Directory的安装 121
7.3 管理域信任 123
7.3.1 添加用户主要名称后缀 123
7.3.2 域信任关系建立的过程 123
7.3.3 验证信任关系 123
7.3.4 撤销信任关系 123
7.4 管理Active Directory用户账户 124
7.4.1 创建本地用户账户 124
7.4.2 创建域用户账户 124
7.4.3 设置用户账户属性 124
7.4.4 有关用户账户的其他操作 125
7.5 管理Active Directory组账户 126
7.5.1 组的概念 126
7.5.2 组的类型 127
7.5.3 新建组账户 127
7.5.4 设置组的属性 127
7.5.5 其他有关组的操作 128
7.6 管理组织单位 129
7.6.1 组织单位的介绍 129
7.6.2 添加组织单位 129
7.6.3 设置组织单位属性 129
7.6.4 其他有关组织单位的操作 129
本章小结 130
习题 130
第8章 DNS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 133
8.1 DNS服务器概述 133
8.1.1 DNS的定义 133
8.1.2 DNS域名原理 133
8.2 DNS的特性与安装 136
8.2.1 在Windows 2000 Server中的
DNS服务的新特性 136
8.2.2 安装DNS前的准备 136
8.2.3 安装DNS服务器 137
8.3 DNS服务器的管理与配置 138
8.3.1 在DNS服务器上创建区域 138
8.3.2 添加DNS记录 139
8.3.3 添加反向搜索区域 140
8.3.4 添加DNS Domain 141
本章小结 141
习题 141
第9章 Windows 2000服务器资源 143
9.1 磁盘管理 143
9.1.1 磁盘管理概述 143
9.1.2 Windows 2000文件系统 144
9.1.3 初始化磁盘 144
9.1.4 磁盘管理控制台 144
9.1.5 磁盘管理器 144
9.1.6 基本磁盘和动态磁盘的特性 145
9.1.7 动态磁盘分区的创建与管理 145
9.2 磁盘配额管理 149
9.2.1 磁盘配额的基本概念 149
9.2.2 磁盘配额的配置 150
9.3 远程存储管理 151
9.3.1 基本概念 151
9.3.2 “远程存储”的基本操作 151
9.4 可移动存储管理 152
9.4.1 可移动存储概述 152
9.4.2 “可移动存储”组件 152
9.4.3 设置库 152
9.4.4 设置可移动存储的安全性 152
9.5 文件管理 153
9.5.1 共享驱动器或文件夹 153
9.5.2 使用“资源管理器”设置共享 154
9.5.3 文件系统 154
9.5.4 创建分布式文件系统的根目录 155
9.5.5 配置分布式文件系统 156
9.5.6 NTFS分区文件安全设置 156
9.6 打印管理 157
9.6.1 打印概述 157
9.6.2 计划打印 157
9.6.3 打印系统 158
9.6.4 打印机的安装与配置 158
本章小结 159
习题 160
第10章 Windows 2000网络服务
功能 161
10.1 TCP/IP服务 161
10.1.1 Windows 2000 TCP/IP概述 161
10.1.2 Windows 2000 TCP/IP实用
程序 161
10.1.3 Windows 2000新增的TCP/IP
功能 161
10.1.4 Windows 2000 TCP/IP的
安全功能 162
10.2 WINS服务 162
10.2.1 WINS定义 162
10.2.2 安装WINS服务器 163
10.2.3 启动和停止WINS服务 164
10.2.4 在WINS控制台树中添加
WINS服务器 164
10.3 DHCP服务 164
10.3.1 DHCP简介 164
10.3.2 安装DHCP服务器 165
10.4 虚拟专用网络(VPN) 165
10.4.1 虚拟专用网络定义 165
10.4.2 虚拟专用网络组件 166
10.4.3 隧道技术 166
10.4.4 VPN服务器的通用配置 167
10.5 网际协议安全(IPSec) 168
10.5.1 网际协议安全的定义 168
10.5.2 网际协议安全的功能 168
10.5.3 网际协议安全的体系结构 169
10.6 其他协议 170
10.6.1 IPX/SPX协议 170
10.6.2 PPTP协议 170
10.6.3 L2TP协议 170
10.6.4 RADIUS协议 170
10.7 域安全策略设置 171
10.7.1 管理安全设置 171
10.7.2 设置安全信息本地安全策略 171
10.7.3 域安全策略 172
10.7.4 域控制器安全策略 173
10.7.5 三种安全策略的关系 173
本章小结 173
习题 173
附录A 习题参考答案 175
附录B 常见计算机网络英文缩略语
及其中文含义 193
附录C 网络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199
参考文献 200本教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市场原理与现实案例相统一,系统阐释跨境电子商务最新实务操作与商业模式。并以杭州、重庆为例,深度分析现阶段我国跨境电商行业问题与市场挑战,同时总结跨境电子商务相关法律法规与风险控制核心经典方法。
本书每段英文后面有中文附注;每章核心概念、定义及术语均配有详细中文释义,便于高效掌握知识要点及举一反三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