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类教材 > 会计与审计
审计学基础
书号:9787113274764 套系名称:普通高等学校“十四五”规划教材
作者:李冬辉 出版日期:2021-01-01
定价:46.00 页码 / 开本:252 /16
策划编辑:潘星泉 责任编辑:潘星泉 贾淑媛
适用专业:经管教材 适用层次:本科,高职高专
最新印刷时间:
资源下载
教学课件
教学素材(暂无)
习题答案(暂无)
教学案例(暂无)
教学设计(暂无)
教学视频(暂无)
内容简介
前言
目录
作者介绍
图书特色
本书系统全面地介绍了审计学相关知识,紧扣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新发布的审计准则,阐述了审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充分考虑了审计学与非审计学专业的培养要求和教学特点,努力在知识结构、难易程度、语言表达等方面增强教材的可读性,使其具有新颖性、通用性和实用性的特点。本书以注册会计师审计为主线,兼顾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基本知识。 本书适合作为会计学、财务管理等相关专业不同层次的审计学课程教学用书,也可作为相关工作者的业务参考书和相关资格考试的参考资料。
本书全面阐述了审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反映了新的会计准则与审计准则,介绍了审计学的基本要求和该学科的最新进展,是会计学专业、财务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基础课程教材,是审计学专业和注册会计师专业学生最重要的专业课程教材,同时也可以作为经管类专业学生学习审计课程和报考注册会计师审计科目考试的理想参考教材。 本书在第一版的基础上主要调整了两章内容,一是第六章中管理层认定的类别,按最新注册会计师教材,将管理层认定的类别由三个调整成了两个;二是将第十三章中的非标准审计报告的内容按注册会计师审计教材的内容调整成了非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和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强调事项段及其他事项段,按新的审计准则的内容调整了审计报告的要式和格式,两章的课后习题也做了相应的调整。 与同类教材相比,本书具有下述特点: (1)以注册会计师审计工作为主线,对现代审计学的基本原理、审计报告等做了系统地阐述,同时兼顾了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内容。 (2)充分体现了财政部颁布的最新企业会计准则、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及其指南的要求。 (3)重视审计中基础知识的讲解,使学习者能尽快熟悉和掌握审计理论并学以致用。 本书适宜作为高等院校会计学、财务管理、工商管理、财政(含税收)学、金融学等本科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从事会计、审计、财务管理、证券监管和银行监管、税务稽核等相关实际工作人员的理论培训和自学的参考资料。 本书由哈尔滨金融学院李冬辉担任主编,赵婧宏和周广秀担任副主编。全书共十三章,各章执笔人员为:第一章、第五章和第十一章由赵婧宏编写;第二章、第六章和第十三章由周广秀编写;第三章、第四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和第十二章由李冬辉编写。本书由李冬辉定稿。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期待批评指正。 编 者 2020年8月
第一章 审计概论 1 第一节 审计的产生与发展 2 第二节 审计的含义与特征 5 第三节 审计的主体、对象和依据 6 第四节 审计职能和作用 9 第五节 审计假设 10 思考与实训 13 第二章 审计种类与方法 15 第一节 审计种类 16 第二节 审计方法 19 思考与实训 29 第三章 审计准则 32 第一节 审计准则概述 32 第二节 中国审计准则体系 34 第三节 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 35 思考与实训 39 第四章 审计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 42 第一节 审计职业道德 43 第二节 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46 思考与实训 48 第五章 审计程序 53 第一节 审计准备阶段 54 第二节 审计计划阶段 55 第三节 审计实施阶段 57 第四节 完成审计工作阶段 61 思考与实训 64 第六章 审计目标 68 第一节 财务报表审计总体目标与审计工作前提 69 第二节 认定与具体审计目标 73 思考与实训 76 第七章 审计计划 80 第一节 初步业务活动 81 第二节 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 85 第三节 审计重要性和审计风险 90 思考与实训 97 第八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102 第一节 审计证据 103 第二节 审计工作底稿 114 思考与实训 120 第九章 制度基础审计 124 第一节 制度基础审计概述 125 第二节 内部控制概述 127 第三节 内部控制的测试与评价 130 第四节 内部控制审计 138 思考与实训 146 第十章 风险基础审计 151 第一节 风险基础审计概述 151 第二节 风险基础审计的基本程序 154 第三节 风险基础审计的方法 155 思考与实训 158 第十一章 审计抽样 161 第一节 概述 162 第二节 样本的设计与选取 166 第三节 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应用 171 第四节 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应用 176 思考与实训 179 第十二章 审计沟通 184 第一节 与内部审计及审计委员会或监事会的沟通 185 第二节 注册会计师与治理层的沟通 186 第三节 与前后任注册会计师的沟通 204 思考与实训 210 第十三章 审计报告 215 第一节 完成审计工作 216 第二节 审计报告概述 221 第三节 审计意见的形成 222 第四节 审计报告的基本内容 223 第五节 非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229 第六节 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增加强调事项段和其他事项段 234 思考与实训 238 参考文献 244
哈尔滨金融学院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