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类教材 > 高速铁路

高速铁路轨道工程

书号:9787113272845 套系名称:高铁建造及运营维护系列规划教材

作者:张鹏飞 出版日期:2021-06-01

定价:48.00 页码 / 开本:无 /16

策划编辑:李露露 责任编辑:李露露

适用专业:城轨教材 适用层次:高职高专

最新印刷时间:

资源下载
教学课件(暂无) 教学素材(暂无)
习题答案(暂无) 教学案例(暂无)
教学设计(暂无) 教学视频(暂无)
内容简介 前言 目录 作者介绍 图书特色
  • 铁路是国民经济大动脉、关键基础设施和重大民生工程,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始终处于骨干地位。近年来,铁路特别是高速铁路在我国得到了跨越式发展。截至2020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463万km,其中高速铁路379万km稳居世界首位。中国铁路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系统掌握了时速250km和时速350km及以上速度等级,涵盖设计施工、装备制造、系统集成、运营管理等高速铁路成套技术,构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根据2016年《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我国高速铁路建设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拟建成“八纵八横”路网骨架,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路网布局将进一步优化,重点打通“一带一路”国际通道,完善进出西藏、新疆通道,以有效改善广大西部地区运网稀疏、运能不足、与东中部联络不畅的现状。《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要构建便捷顺畅的城市(群)交通网,建设城市群一体化交通网,推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融合发展。
    我国高速铁路具有技术先进、安全可靠、兼容性强和性价比高等特点,在国际市场中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按照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部署,我国铁路相关企业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加强国际铁路交流合作,加快推动铁路“走出去”重点项目,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伴随着高速铁路的发展,轨道工程在设计、建造、运维领域的理念、方法及相关规范等各个方面均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体现在:钢轨的重型化、强韧化和纯净化;高标准的有砟轨道在高速铁路上得以应用;无砟轨道的大量铺设及病害整治技术;高性能的扣件被广泛采用;大面积普及无缝线路,桥上无砟轨道无缝线路设计理论及关键技术;提速道岔、高速道岔的研制、铺设及维护;工务维修技术与管理的现代化等。上述创新和发展,拓宽了轨道工程的知识体系和教学需求空间。
    本书以铁路轨道结构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为基础,将高标准有砟轨道、无砟轨道、桥上无砟轨道无缝线路设计理论、高速道岔等轨道结构创新成果纳入其中,也融入了作者主持及参加项目所取得的最新科研成果,并总结归纳了国内外最新设计规范、技术标准、专著等相关资料。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有砟轨道、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轨道几何形位、轨道结构力学分析、道岔、无缝线路、轨道结构养护维修等。编写过程中力求内容全面、层次分明,并且在结构上体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
    本书由华东交通大学张鹏飞任主编,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王有能任副主编,全书由雷晓燕教授主审。编写分工为:张鹏飞负责编写第1~4章和第7章,涂文博负责编写第5章,张斌、马晓川负责编写第6章,王有能、徐金辉负责编写第8章。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教材、文献及新近颁布的相关规范,在此对其作者表示感谢。
    限于作者水平,书中难免有差错和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
  • 铁路是国民经济大动脉、关键基础设施和重大民生工程,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始终处于骨干地位。近年来,铁路特别是高速铁路在我国得到了跨越式发展。截至2020年底,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463万km,其中高速铁路379万km稳居世界首位。中国铁路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系统掌握了时速250km和时速350km及以上速度等级,涵盖设计施工、装备制造、系统集成、运营管理等高速铁路成套技术,构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根据2016年《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我国高速铁路建设规模将进一步扩大,拟建成“八纵八横”路网骨架,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路网布局将进一步优化,重点打通“一带一路”国际通道,完善进出西藏、新疆通道,以有效改善广大西部地区运网稀疏、运能不足、与东中部联络不畅的现状。《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提出要构建便捷顺畅的城市(群)交通网,建设城市群一体化交通网,推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融合发展。
    我国高速铁路具有技术先进、安全可靠、兼容性强和性价比高等特点,在国际市场中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按照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部署,我国铁路相关企业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加强国际铁路交流合作,加快推动铁路“走出去”重点项目,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伴随着高速铁路的发展,轨道工程在设计、建造、运维领域的理念、方法及相关规范等各个方面均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体现在:钢轨的重型化、强韧化和纯净化;高标准的有砟轨道在高速铁路上得以应用;无砟轨道的大量铺设及病害整治技术;高性能的扣件被广泛采用;大面积普及无缝线路,桥上无砟轨道无缝线路设计理论及关键技术;提速道岔、高速道岔的研制、铺设及维护;工务维修技术与管理的现代化等。上述创新和发展,拓宽了轨道工程的知识体系和教学需求空间。
    本书以铁路轨道结构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为基础,将高标准有砟轨道、无砟轨道、桥上无砟轨道无缝线路设计理论、高速道岔等轨道结构创新成果纳入其中,也融入了作者主持及参加项目所取得的最新科研成果,并总结归纳了国内外最新设计规范、技术标准、专著等相关资料。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有砟轨道、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轨道几何形位、轨道结构力学分析、道岔、无缝线路、轨道结构养护维修等。编写过程中力求内容全面、层次分明,并且在结构上体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
    本书由华东交通大学张鹏飞任主编,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王有能任副主编,全书由雷晓燕教授主审。编写分工为:张鹏飞负责编写第1~4章和第7章,涂文博负责编写第5章,张斌、马晓川负责编写第6章,王有能、徐金辉负责编写第8章。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教材、文献及新近颁布的相关规范,在此对其作者表示感谢。
    限于作者水平,书中难免有差错和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
  • 第1章绪论
    1.1世界铁路发展概况
    1.2中国铁路发展概况
    1.3轨道的作用、特点及类型
    1.4轨道结构与运营条件的关系
    重点与难点
    思考题
    第2章有砟轨道
    2.1有砟轨道结构的组成及特点
    2.2钢轨
    2.3轨枕
    2.4有砟轨道道床
    2.5有砟轨道扣件
    2.6钢轨接头及联结零件
    2.7其他轨道部件
    2.8特殊地段的轨道过渡段
    2.9有砟轨道结构对高速铁路的适应性
    重点与难点
    思考题
    第3章高速铁路无砟轨道
    3.1高速铁路对轨道结构的要求
    3.2国外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概述
    3.3我国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的类型及应用
    3.4无砟轨道扣件
    3.5无砟轨道过渡段
    重点与难点
    思考题
    第4章轨道几何形位
    4.1概述
    4.2直线轨道几何形位基本要素
    4.3曲线轨道轨距加宽
    4.4曲线轨道的外轨超高
    4.5缓和曲线
    重点与难点
    思考题
    第5章轨道结构力学分析
    5.1概述
    5.2作用于轨道上的力
    5.3轨道结构垂向受力分析及计算方法
    5.4无砟轨道弹性支承叠合梁计算
    5.5曲线轨道横向受力分析
    5.6机车车辆—轨道动力作用的仿真计算概述
    重点与难点
    思考题
    第6章道岔
    6.1道岔的类型
    6.2单开道岔的构造
    6.3单开道岔的几何尺寸
    6.4单开道岔的总布置图
    6.5过岔速度及提高过岔速度的措施
    重点与难点
    思考题
    第7章无缝线路
    7.1概述
    7.2无缝线路的基本原理
    7.3无缝线路的稳定性
    7.4一般无缝线路结构设计方法
    7.5桥上有砟轨道无缝线路
    7.6高速铁路桥上无砟轨道无缝线路
    7.7跨区间无缝线路
    重点与难点
    思考题
    第8章轨道结构养护维修
    8.1线路设备修理概述
    8.2线路设备修理的基本内容
    8.3铁路轨道检测与质量评定
    8.4轨道常见病害及维修
    8.5无缝线路的养护维修技术
    8.6高速铁路轨道结构的修理特点
    重点与难点
    思考题
    参考文献
    ?
  • 张鹏飞,主要研究方向:①铁路环境振动预测、评价及控制;②轨道结构及轨道动力学;③桥上无砟轨道无缝线路设计理论及关键技术。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江西省教育厅科研课题3项;主持横向课题3项;授权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25项,软件著作权11项;获2018年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4)、2018年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第5)、2017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3)、2012年中国铁道学会科技进步特等奖(排名21)、2011年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排名第6)、2009年度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6)、2009年江西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一等奖(排名第5)各1项;获江西省第十六批高校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排名第2)1项;出版专著1部;主编教材1部,参与编写教材3部;在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 1.高速铁路系列丛书(12本)之一。
    
    2.内容详实,规范最新,结构严谨。
    
    3.编写团队涵盖了多年教学经验老师及铁路一线工作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