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类专业教育 > 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类

电子商务概论

书号:9787113114039 套系名称:教育部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立项教材·21世纪高等学校电子商务专业规划教材

作者:尚成国 出版日期:2010-08-01

定价:32.00 页码 / 开本:340 /16

策划编辑:严晓舟 崔晓静 责任编辑:周海燕 侯颖

适用专业:无 适用层次:本科

最新印刷时间:

资源下载
教学课件 教学素材(暂无)
习题答案(暂无) 教学案例(暂无)
教学设计(暂无) 教学视频(暂无)
内容简介 前言 目录 作者介绍 图书特色
  •         本书依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普通高等学校电子商务本科专业知识体系(试行)》编写,主要对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电子商务经济、电子商务技术基础、网络营销、网络银行与电子支付、客户关系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安全管理及技术、电子商务项目管理、电子商务系统的建设、电子商务法律、电子政务和企业电子商务平台的整体构建等知识进行讲解。本书充分考虑文科类“电子商务概论”课程的教学要求以及学生的特点,全书内容紧扣电子商务专业知识体系,注重知识学习的系统性;每章内容前有关键知识点学习指引,后面配有典型案例,注重知识学习的针对性与实用性。本书适合作为高等学校文科类专业“电子商务概论”课程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研究生的电子商务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用书,还可作为电子商务相关的培训教材以及现代企事业职员的参考用书。
  •         随着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Internet早已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因特网与传统商务活动相结合而产生的电子商务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商业模式。可以预见,未来的企业如果不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将会失去部分或全部竞争优势,从而失去市场机会。那么,要了解电子商务包括什么内容,如何开展电子商务活动,需要系统地学习有关的基础知识,掌握有关的基本技能。为适应文科类专业对电子商务相关人才的培养要求,我们依据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普通高等学校电子商务本科专业知识体系(试行)》,编写了本教材。按照《普通高等学校电子商务本科专业知识体系(试行)》规范要求,本书将主要内容分为13章。具体内容:(1)电子商务概述。包括电子商务的产生与发展、概念与分类、特点与功能、电子商务模式和电子商务发展的环境等内容。(2)电子商务经济。包括电子商务与信息经济、电子商务与网络经济、网络经济与全球化等内容。(3)电子商务技术基础。包括计算机网络技术、数据管理技术、电子商务应用开发技术与方法等内容。(4)网络营销。包括网络营销概念、策略和方法等内容。(5)网络银行与电子支付。包括网络银行概念和电子支付等内容。(6)客户关系管理。包括客户关系管理概念、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等内容。(7)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包括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等内容。(8)电子商务安全管理及技术。包括电子商务安全管理的内容、标准和技术等内容。(9)电子商务项目管理。包括电子商务项目管理概念、策划和实施等内容。(10)电子商务系统的建设。包括电子商务系统结构组成、规划、设计、实施和管理等内容。(11)电子商务法律。包括电子商务法律概念、内容和发展等内容。(12)电子政务。包括电子政务概念、电子政务系统等内容。(13)企业电子商务平台的整体构建。包括企业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与评估、电子商务网站战略制定等内容。其中,第3章第1节由尚成国老师编写;第1、4、5、7、11章由温芝龙老师编写;第2、8、9、12章由郭珉老师编写;第3章第2、3、4节及第6、10、13章由陈亚丽老师编写,尚成国老师和弓志刚老师对内容进行了统稿。本书结合文科类“电子商务概论”课程的教学要求以及学生的特点,全书内容紧扣电子商务专业知识体系,注重知识学习的系统性;每章内容前有关键知识点学习指引,后面配有典型案例,注重知识学习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在知识的讲解中,既注重多种技术方法的实现,又加强对各种方法的优劣评述和选择的分析。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部分书籍、参考文献以及相关的网站资料,同时借鉴了一些知名电子商务网站的成功案例,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还要感谢一直关心、支持以及参与本教材研究、出版的各位专家和朋友们!本书适合作为高等学校文科类专业“电子商务概论”课程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研究生的电子商务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用书,还可作为电子商务相关的培训教材以及现代企事业职员的参考用书。对于本教材的疏漏和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联系方式是xxxyds@163.com,我们真诚期待与各位的交流和沟通!
  • 绪论 1
    一、写作的含义和分类 2
    二、实用写作的特点 3
    三、实用写作的功能 7
    四、学习写作的方法 9
    第一章  学习实践类 11
    第一节  读书笔记 12
    一、读书笔记的含义 12
    二、读书笔记的特点 12
    三、读书笔记的常用形式 12
    四、读书笔记的意义 19
    五、读书笔记的要求 21
    第二节  实验报告 21
    一、实验报告的含义 21
    二、实验报告的特点 21
    三、实验报告的分类 22
    四、实验报告的格式 26
    五、实验报告的写作要求 28
    第三节  调查报告 28
    一、调查报告的含义 28
    二、调查报告的功能 29
    三、调查报告的基本特点 29
    四、调查报告的类别及结构 30
    五、调查报告的写作 38
    第四节  计划 39
    一、计划的含义 39
    二、计划的特点 39
    三、计划的分类 39
    四、计划的表现形式 40
    五、计划的格式和写作方法 40
    第五节  总结 44
    一、总结的含义 44
    二、总结的特点 44
    三、总结的分类 45
    四、总结的格式和写作方法 45
    第六节  学术论文 47
    一、学术论文的概念 47
    二、学术论文的特点 48
    三、学术论文的选题 50
    四、学术论文的准备 54
    五、学术论文的撰写 60
    第二章  校园文化类 67
    第一节  演讲稿 68
    一、演讲稿的含义与特点 68
    二、演讲稿的类型与格式 69
    三、大学生常用的几种演讲稿 71
    四、演讲稿的写作要求与注意事项 73
    第二节  解说词 75
    一、解说词的概念 75
    二、解说词的写作要求 76
    三、电视解说词的写作 78
    四、导游解说词的写作 82
    第三节  消息 83
    一、消息的含义和特点 83
    二、消息的种类 84
    三、消息的结构 85
    四、消息的写法 86
    五、消息写作的注意事项 89
    第四节  通讯 90
    一、通讯的含义和特点 90
    二、通讯的种类 91
    三、通讯的写作要领 92
    第五节  诗歌 95
    一、诗歌的含义与分类 95
    二、诗歌的特征 96
    三、诗歌的写作 98
    第六节  散文 102
    一、散文的概念 102
    二、散文的分类 103
    三、散文的特点 105
    四、散文的写作要求 107
    第三章  公关礼仪类 114
    第一节  海报 115
    一、海报的含义 115
    二、海报的特点 115
    三、海报的类型 116
    四、海报的格式 118
    五、海报的写作要求 118
    第二节  启事 119
    一、启事的含义 119
    二、启事的特点 119
    三、启事的分类 120
    四、启事的格式 121
    五、启事的写作要求 121
    第三节  主持词 122
    一、主持词的含义 122
    二、主持词的特点 122
    三、主持词的分类 122
    四、主持词的格式 123
    五、主持词的写作要求 124
    第四节  贺词 124
    一、贺词的含义 124
    二、贺词的特点 124
    三、贺词的分类 125
    四、贺词的格式 126
    五、贺词的写作要求 126
    第五节  迎送词 126
    一、迎送词的含义 126
    二、迎送词的用途 127
    三、迎送词的格式 128
    四、迎送词的写作要求 128
    第六节  答谢词 129
    一、答谢词的含义 129
    二、答谢词的特点 129
    三、答谢词的分类 129
    四、答谢词的格式 131
    五、答谢词的写作要求 132
    第四章  求职就业类 137
    第一节  求职信 138
    一、求职信的含义和作用 138
    二、求职信的种类 138
    三、求职信的写作格式 139
    第二节  个人简历 141
    一、个人简历的含义 141
    二、个人简历的内容 141
    第三节  竞聘词 143
    一、竞聘词的含义 143
    二、竞聘词的写作格式 143
    第四节  申论 146
    一、申论的含义 146
    二、申论的考试内容 146
    三、申论的特点 146
    四、申论考试的解题环节和方法 147
    五、申论考试注意事项 148
    第五节  述职报告 153
    一、述职报告的含义 153
    二、述职报告的特点 153
    三、述职报告的类型 153
    四、述职报告的写作格式 154
    第六节  合同 156
    一、合同的含义 156
    二、合同的种类 157
    三、合同的写作格式 158
    第七节  广告 162
    一、广告的含义 162
    二、广告的种类 162
    三、广告的写作格式 163
    四、广告标语 165
    五、随文 166
    第五章  会议文书类 173
    第一节  开幕词 174
    一、开幕词的定义 174
    二、开幕词的特点 174
    三、开幕词的分类 174
    四、开幕词的内容 177
    五、开幕词的写作要求 178

    第二节  闭幕词 179
    一、闭幕词的含义 179
    二、闭幕词的特点 179
    三、闭幕词的分类 180
    四、闭幕词的格式 181
    五、闭幕词的写作要求 181
    第三节  会议报告 183
    一、会议报告的定义 183
    二、会议报告的特点 183
    三、会议报告的分类 183
    四、会议报告的内容 186
    五、会议报告的写作要求 187
    第四节  会议简报 188
    一、会议简报的含义 188
    二、会议简报的特点 188
    三、会议简报的种类 189
    四、会议简报的格式 191
    五、会议简报的写作要求 192
    第六章  行政公文类 197
    第一节  请示 198
    一、请示的定义 198
    二、请示的适用范围 198
    三、请示的特点 199
    四、请示的分类 199
    五、请示的格式及基本内容 201
    六、请示写作注意事项 202
    第二节  报告 203
    一、报告的定义 203
    二、报告的特点 203
    三、报告的分类 203
    四、报告的格式及基本内容 206
    五、报告的写作要求 207
    六、请示与报告的区别 208
    第三节  通告 208
    一、通告的定义 208
    二、通告的主要特点 208
    三、通告的种类 209
    四、通告的结构和写法 209
    五、通告的写作要求 211
    六、通告与公告的区别 211
    第四节  通知 211
    一、通知的定义 211
    二、通知的特点 212
    三、通知的类型 212
    四、通知的结构和写法 213
    五、通知的写作要求 215
    六、通知与通告的区别 215
    第五节  通报 216
    一、通报的定义 216
    二、通报的特点 216
    三、通报的种类 216
    四、通报的结构和写法 216
    五、通报的写作要求 220
    第六节  函 220
    一、函的定义 220
    二、函的特点 221
    三、函的分类 221
    四、函的结构和写法 223
    五、函的写作要求 224
    第七节  会议纪要 225
    一、会议纪要的定义 225
    二、会议纪要的特点 225
    三、会议纪要的分类 226
    四、会议纪要的结构和写法 228
    五、会议纪要的写作要求 229
    第七章  网络文本类 236
    第一节  电子文本 237
    一、写作行为由封闭走向开放 237
    二、使作者具有成就感 237
    三、实现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 238
    四、在写、读、评的过程中加深对于写作的理解 240
    五、使用网络语言和表情符号 240
    第二节  超文本 240
    一、超文本与超链接 240
    二、超文本的特点 241
    三、超文本的优越性 241
    第三节  多媒体文本 244
    一、多媒体文本的意义 244
    二、制作多媒体文本的注意事项 244
    第四节  博客 246
    一、博客的产生 246
    二、博客的类型 246
    三、博客的功能 247
    四、博客写作的注意事项 248
    附录一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 250
    附录二  国务院公文主题词表 256
    附录三  公文特定用语简表 263
    参考文献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