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 > 机械类
工程图学基础(第二版)
书号:9787113312985 套系名称:“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机械类专业系列教材
作者:王静 刘炀 出版日期:2024-08-01
定价:45.00 页码 / 开本: /16
策划编辑:曾露平 责任编辑:曾露平
适用专业:机械类 适用层次:高等教育
最新印刷时间:2024-08-01
资源下载
教学课件
教学素材(暂无)
习题答案(暂无)
教学案例(暂无)
教学设计(暂无)
教学视频(暂无)
内容简介
前言
目录
作者介绍
图书特色
本教材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5年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及近年来新发布的制图国家标准和全国工程图学教育会议精神,并结合编者学校工程图学课程的改革与实践,总结编者近年来教学改革的经验编写而成。本教材着眼于新工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以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出发点,开展学生对工程图学思维方式的崭新训练。主要内容包括工程制图基本知识、投影法基础、基本体及基本体的截交线和相贯线、组合体、尺寸标注、轴测图、工程形体的常用表达法、标准法和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等。本教材配套“工程制图基础教程习题集App”安卓版,与《工程制图基础教程》配套使用,适用于普通高等院校近机械类、非机械类专业。且本教材为教育部产学研协同育人产学研项目成果。
本书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普通高等院校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及近年来发布的与机械制图有关的国家标准编写而成。编者注意吸收多所院校编写的“工程图学”相关教材的精华,总结多年来“工程图学”课程的教学经验和教改成果,全力将本书打造成为高等院校“工程图学”课程的优秀教材。 本书第一版于2017年出版,内容与工程图学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相适应,已被多所学校选用。本次修订针对书中的部分文字描述和图形中的一些不足进行完善;将本书改为双色版,以便读者能够抓住内容重点,增强了知识点的易读性;同时,将本书涉及的制图标准改为最新版本,方便读者把握最新制图国家标准。 本书是省级工程图学精品课程推荐的系列教材之一。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做到以下两点: 1.明确编写目的,确定编写体系 “工程图说”课程在大学课程中属较难的一类,从引导学生空间思维出发,尽力做到:一步一图,投影图配直观图,由浅入深,由详到略,图文并茂,循序渐进,突出重点,融化难点。 2. 紧扣课程任务,合理选排内容 在编写本书时,我们贯彻了“精选内容,打好基础,加强实践,培养能力”的原则。内容的选排尽可能适应教学的要求,在保持理论性和系统性的同时,力求简明、实用。 本书共分为10章,第1章点、直线、平面的投影和第2章立体,是绘图和看图的理论基础,内容以图示为主,配合少量的图解知识;第3章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第6章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全部采用新标准,力求贯彻《技术制图》及《机械制图》的最新国家标准;第4章组合体,以介绍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为主线,强化绘图与看图的练习,着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构思能力;第5章轴测图,主要介绍正等测和斜二测的画法,教学中可安排与第4章内容相结合进行;第7章标准件和常用件、第8章零件图和第9 章装配图为机械制图部分,图例均来自生产实践,凡涉及新修订的国家标准的内容,均尽量作了更新,这部分内容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为重点;第10章计算机绘图部分,主要介绍 AutoCAD 二维绘图的基本内容。 本书由合肥工业大学王静、刘炀任主编,合肥工业大学何秀娟、孟冠军任副主编。具体编写分工如下:王静(绪论、第1章、第2章),刘炀(第3章、第4章),孟冠军(第5章、第6章),何秀娟(第7章、第8章),吕堃(第9章),葛亮(第10章、附录),最后由王静、刘炀统稿定稿。 本书在编写及出版过程中,合肥工业大学工程图学系、合肥工业大学教材科和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此谨致谢忱。 限于编者水平,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及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24年4月
绪论 1 第1章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3 1.1 投影法的基本知识 3 1.2 点的投影 4 1.3 直线的投影 8 1.4 平面的投影 13 1.5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 18 第2章 立体 22 2.1 平面立体 22 2.2 回转体 24 2.3 平面截切平面立体 28 2.4 平面与回转体相交 30 2.5 回转体表面相交 37 第3章 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44 3.1 制图的一般规定 44 3.2 几何作图 50 3.3 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及画图步骤 52 第4章 组合体 54 4.1 组合体的三视图 54 4.2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及其分析方法 55 4.3 组合体三视图的画法 57 4.4 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61 4.5 读组合体视图的方法和步骤 64 第5音 轴测图 74 5.1 轴测图的基本知识 74 5.2 正等测的画法 75 5.3 斜二测图的画法 82 第6章 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 84 6.1 视图 84 6.2 剖视图 87 6.3 断面图 98 6.4 其他表达方法 101 6.5 表达方法综合运用举例 106 6.6 第三角画法简介 108 第7章 标准件和常用件 110 7.1 螺纹及螺纹紧固件 110 7.2 键、销和滚动轴承 120 7.3 齿轮和弹簧 125 第8章 零件图 131 8.1 零件图的内容 131 8.2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和尺寸标注 132 8.3 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 138 8.4 零件图的技术要求 142 8.5 零件测绘 154 8.6 读零件图 157 第9章 装配图 160 9.1 装配图的作用及内容 160 9.2 装配图的表达方法 160 9.3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技术要求、零件编号和明细栏 164 9.4 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167 9.5 常见装配结构 171 9.6 读装配图和拆画零件工作图 173 第10章 计算机绘图 182 10.1 AutoCAD 绘图基础 182 10.2 二维图形的绘制与编辑 189 附录 200 参考文献 228
刘炀:1994.9-1998.7,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制造专业本科学习2001.9-2003.9,大连理工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同等学力研究生2004.9-2008.7,大连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1998.7-至今,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工程图学部任教。曾获合肥工业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合肥工业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累计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EI检索7篇。
本书为“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机械类专业系列教材之一,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普通高等院校工程图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及近年来发布的与机械制图有关的国家标准编写而成。 本书共分为 10 章,包括点,直线、平面的投影,立体,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组合体,轴测图,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标准件和常用件,零件图,装配图,计算机绘图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