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生涯建构与实践
书号:9787113314415 套系名称:“十四五”高等职业教育公共课程系列教材
作者:张沙 钱娜 张晓燕 出版日期:2024-09-01
定价:49.80 页码 / 开本:无 /16
策划编辑:刘梦珂 祁云 责任编辑:祁云 李学敏
适用专业:公共课 适用层次:高职教育
最新印刷时间:2024-09-01
-
本书是“‘十四五’高等职业教育公共课程系列教材”之一。本书结合新时代大学生特点,融 入课程思政要求,兼顾高校体验式、混合式教学安排进行编写,采用活页式方式装订,配套数字化资 源,旨在帮助和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在思想上做好自主谋业、自主创业的准备, 学习掌握一定的求职就业及开拓创业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共八个项目,包括开启我的大学生活、打 开职业生涯视界、探索职业生涯环境、发掘我的内在优势、做好职业生涯决策、制订职业生涯规划、 践行职业生涯规划、调整职业生涯规划。 本书适合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社会待岗人员求职就业前的参考读物。
-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更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事关广大群众切身利益, 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当前,高校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更具个性、独立、开放的“00 后” 成为就业的新主体,实现高校毕业生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是对高等教育工作提出的更高要求。 本书结合新时代大学生特点,融入课程思政要求,兼顾高校体验式、混合式教学安排进 行编写,采用活页式装订,配套数字化资源,旨在帮助和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 观,在思想上做好自主谋业、自主创业的准备,学习并掌握一定的求职就业及开拓创业的知识、 技能和方法。 本书的设计与创新之处在于全新的生涯教育目标:通过建构生涯思维、提升生涯能力和 促进生涯行动,提升学生适应不确定的未来,从容应对未来,创造幸福人生。本书的另一特色 在于摒弃了“人职匹配”的特质因素理论,加入生涯建构理论、无边界职业生涯理论等观点, 致力于个体生涯意义与发展主题的探索和建构,着重开发学生的生涯适应与发展能力。为体现 课程思政理念,在每个项目中均设有行业生涯榜样案例,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形成人生价值的 认同,做到主流价值的引领与培养。大学生生涯发展意识和生涯发展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主 动参与的体验式学习才能实现。因此,本书每个项目均设置了任务实践,通过案例导入与分析、 活动体验与分享等系统化内容,一方面方便体验课堂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另一方面达到“参与 构建实践,实现反思领悟”的课程效果。 本书共八个项目,包括开启我的大学生活、打开职业生涯视界、探索职业生涯环境、发 掘我的内在优势、做好职业生涯决策、制订职业生涯规划、践行职业生涯规划、调整职业生涯 规划,致力于生涯知识与生涯意义的探索和建构,着重开发学生的生涯适应与发展能力。 本书由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张沙、钱娜、张晓燕任主编,马璐璐、李建辉(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刘佳、蒋姣荣任副主编,肖志维、姜辰辰、陈偲璇、朱雅励、戴子博、尹小艺参与编写。其中,钱娜、马璐璐、姜辰辰负责编写项目一、项目二;张沙、李建辉、张晓燕负责编写项目三、项目四;刘佳、肖志维、尹小艺负责编写项目五、项目六;蒋姣荣、 陈偲璇、朱雅励、戴子博负责编写项目七、项目八。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妥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以便进一 步修改完善。 编 者 2024 年 6 月 -
项目一 开启我的大学生活 1 任务一 适应大学生活 2 任务二 学会自我管理 8 任务三 规划未来发展 14 项目二 打开职业生涯视界 20 任务一 了解生涯概念 20 任务二 学习生涯理论 26 任务三 建构生涯愿景 33 项目三 探索职业生涯环境 36 任务一 认知职业环境 36 任务二 探索职业环境 41 任务三 体验职业环境 48 项目四 发掘我的内在优势 54 任务一 找到专属热爱 55 任务二 探索职业性格 60 任务三 探索职业能力 77 项目五 做好职业生涯决策 83 任务一 了解生涯决策 83 任务二 学习决策理论 86 任务三 使用决策工具 92 项目六 制订职业生涯规划 102 任务一 把握规划原则 102 任务二 学习规划方法 107 任务三 撰写生涯规划 113 项目七 践行职业生涯规划 123 任务一 提升职业素质 124 任务二 提升职业能力 131 任务三 开展职业生涯体验 139 项目八 调整职业生涯规划 143 任务一 把握成功标准 144 任务二 掌握评估方法 147 任务三 修正生涯规划 153
-
张沙,女,现任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智造创客学院专任教师,心理咨询师、职业生涯规划师。教授大学生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创新创业课程。近年来获得省、市级教学能力比赛奖项3项;参与省、市级精品课程建设2项;发表论文10余篇;参编教材2本;主持市级课题2项;参与省、市级课题10项;参与国家、省级项目建设3项;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比赛获奖8项。钱娜,女,1981年7月,民盟盟员,副教授,硕士 研究生,现任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智造创客学院院长,从事创新创业教育、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工作。公开发表相关论文34篇;主持省市课题19个;主编、参编教材6部;带领学生团队获得大学生各类创新创业比赛国家金奖1项、国家铜奖3项,省级荣誉30余项,其中带领团队获得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金奖,获得全国优秀创新创业导师、省级优秀创新创业指导老师等荣誉称号,主要研究方向为大学生职业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张晓燕,女,1972年11月,副高职称,湖南科技大学汉语言文学学士学位,现任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智造创客学院专任教师。承担创新创业教育、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工作,公开发表10余篇论文,主编教材2部,主要研究方向为创新创业与就业。
-
本书的设计与创新之处在于全新的生涯教育目标:通过建构生涯思维、提升生涯能力和 促进生涯行动,提升学生适应不确定的未来,从容应对未来,创造幸福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