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 > 计算机基础教育

大学信息素养导论实验教程

书号:9787113315900 套系名称:普通高等院校“十四五”计算机基础系列教材

作者:李季 刘爱红 骆斯文 出版日期:2024-09-01

定价:38.00 页码 / 开本:无 /16

策划编辑:曹莉群 责任编辑:贾星 贾淑媛

适用专业:计算机基础教育 适用层次:高等教育

最新印刷时间:2024-09-01

资源下载
教学课件(暂无) 教学素材(暂无)
习题答案(暂无) 教学案例(暂无)
教学设计(暂无) 教学视频(暂无)
内容简介 前言 目录 作者介绍 图书特色
  • 本书是普通高等院校“十四五”计算机基础系列教材之一,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的《新时代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编写。本书作为大学生信息素养实践类教材,可与《大学信息素养导论》(骆斯文等编著,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主教材配套使用。本书安排了10个实验,主要包括Windows系统基础操作、WPS文字处理排版基础与高级排版、WPS表格基础操作及分析应用、WPS演示基本操作、信息检索基本操作及综合应用等内容。每个实验的课后实验任务是在课内实验内容基础上的巩固训练和综合提高,最后的综合实验则是训练学生的信息获取、利用并与办公软件相结合的综合运用能力。
    本书根据普通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认知特点,从计算机最基本的操作入手,引导读者循序渐进地学习,内容丰富全面,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适合作为普通高等院校开展新时代创新型人才信息素养教育的实验教材,也可作为计算机操作相关的培训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将人类社会带入了数智时代,在校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也需与时俱进。大学计算机类基础课应以树立信息意识、培养计算思维、发展信息能力、提升信息安全和伦理道德水平为目标,为培育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创新人才奠定基础。编者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的《新时代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信息素养培养为本、以应用能力训练为纲,针对非计算机类尤其是文科类专业的信息素养实践教学需要编写了本书。本书注重培养现代大学生应掌握的信息基础应用能力,使学生具备应用典型办公软件和检索工具进行学习、工作和解决各种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
           本书在编写时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注意从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的需要出发选取实验任务。全书包括Windows系统基础操作、WPS Office系列办公软件、信息检索以及综合应用等内容,共安排了10个实验。每个实验在内容组织上按实验目的、预备知识、实验任务、实验指导和课后任务五个环节逐步展开,教学人员可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力求每次实验学有所成、循序渐进、达成目标。特别地,本书在最后安排了一个有挑战性的综合实验任务,以训练实验人员将信息检索技术、应用办公软件综合起来,用于解决工作和学习中各种信息应用问题,以达到学以致用、提升信息素养的目的。在使用中需要注意的是:建议学习本书时,配套参考《大学信息素养导论》(骆斯文等编著,中国铁道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相互促进、融会贯通的效果;同时,为了直观显示实验操作结果,本书部分实验中采用了虚拟身份证号及相关信息,在此一并说明。
           本书由李季、刘爱红、骆斯文编著。具体分工如下:实验1、实验8~实验10由李季编著,实验2~实验4由骆斯文编著,实验5~实验7由刘爱红编著,全书由李季负责统稿。全书所有涉及WPS文字、WPS表格和WPS演示的操作均基于WPS 365教育版(更新于2023年秋季,内部版本号为14252)。
           本书的编写得到了江西财经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的领导和同仁的支持和帮助,万常选教授对本书的整体构思、内容安排等进行了指导,并对全书进行了审阅,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时间紧迫以及编著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著者
           2024年6月
  • 实验1 Windows系统基础操作 1
    1.1 实验目的  1
    1.2 预备知识  1
    1.2.1 认识键盘和鼠标 1
    1.2.2 Windows系统简介 3
    1.2.3 Windows系统工作界面 5
    1.2.4 文件管理基础概念 8
    1.2.5 Windows 系统管理工具 10
    1.3 实验任务  11
    1.4 实验指导  12
    1.4.1 Windows系统桌面管理操作 12
    1.4.2 Windows系统文件管理操作 13
    1.4.3 Windows系统常用管理操作 15
    1.5 课后任务  21
    实验2 WPS文字排版基础 22
    2.1 实验目的  22
    2.2 预备知识  22
    2.2.1 WPS发展简介 22
    2.2.2 WPS文字的工作界面 23
    2.2.3 常见控制字符及其对应的按键 26
    2.2.4 WPS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 27
    2.3 实验任务  37
    2.4 实验指导  37
    2.4.1 WPS工作界面整理和使用 37
    2.4.2 字体格式属性设置练习 38
    2.4.3 段落格式属性设置练习 39
    2.4.4 查找、替换和格式刷练习 39
    2.4.5 预设样式应用及创建新样式练习 41
    2.4.6 页面布局设置练习 41
    2.5 课后任务  42
    实验3 WPS文字文档中多种写作对象的混合编排 44
    3.1 实验目的  44
    3.2 预备知识  44
    3.2.1 WPS文字中图片对象 44
    3.2.2 WPS文字中形状对象 47
    3.2.3 WPS文字中文本框和艺术字对象 48
    3.2.4 WPS文字中表格对象 48
    3.2.5 WPS文字中公式对象 52
    3.2.6 键盘未含符号的插入 54
    3.3 实验任务  55
    3.4 实验指导  55
    3.4.1 图片插入与编辑 55
    3.4.2 形状、文本框和艺术字的插入与编辑 56
    3.4.3 表格的插入及编辑 57
    3.4.4 公式的插入及编辑 58
    3.5 课后任务  58
    实验4 WPS文字中长文档排版 59
    4.1 实验目的  59
    4.2 预备知识  59
    4.2.1 分页符、分节符的使用及分栏操作 59
    4.2.2 在文档不同页面插入不同的页眉、页脚 60
    4.2.3 脚注和尾注的插入 63
    4.2.4 题注和交叉引用的应用 64
    4.2.5 多级编号的设置 64
    4.2.6 大纲视图下的相关操作 66
    4.2.7 基于标题样式创建目录的操作 68
    4.2.8 基于大纲级别创建目录 68
    4.3 实验任务  69
    4.4 实验指导  69
    4.4.1 新建一份文档并进行基础设置与排版 69
    4.4.2 为文档配图、插入题注并进行交叉引用 73
    4.4.3 大纲视图下调整文档内容 74
    4.4.4 基于标题样式生成目录 74
    4.5 课后任务  74
    实验5 WPS表格的数据编辑基础 79
    5.1 实验目的  79
    5.2 预备知识  79
    5.2.1 WPS表格的工作界面  79
    5.2.2 WPS表格的名词与概念 81
    5.2.3 WPS表格的基本操作 83
    5.2.4 WPS表格参数表、源数据表、汇总表处理的工作流程 88
    5.2.5 WPS表格数据录入及有效性 88
    5.2.6 WPS表格的美化 92
    5.3 实验任务  94
    5.4 实验指导  95
    5.5 课后任务  101
    实验6 WPS表格的数据计算与保护 102
    6.1 实验目的  102
    6.2 预备知识  102
    6.2.1 公式和函数的概念 102
    6.2.2 公式的计算规则 103
    6.2.3 常用函数 106
    6.2.4 表格的保护 110
    6.3 实验任务  111
    6.4 实验指导  112
    6.5 课后任务  116
    实验7 WPS表格的数据处理与分析 118
    7.1 实验目的  118
    7.2 预备知识  118
    7.2.1 排序 118
    7.2.2 筛选 119
    7.2.3 数据查找与替换 121
    7.2.4 分类汇总 124
    7.2.5 图表 125
    7.2.6 数据透视表与数据透视图 126
    7.3 实验任务  128
    7.4 实验指导  129
    7.5 课后任务  134
    实验8 WPS演示文稿编辑基础 135
    8.1 实验目的  135
    8.2 预备知识  135
    8.2.1 WPS演示的工作界面 135
    8.2.2 WPS演示的基础概念 138
    8.2.3 WPS演示的基本操作 140
    8.2.4 WPS演示设计注意事项 151
    8.3 实验任务  153
    8.4 实验指导  155
    8.4.1 创建空白演示文稿 155
    8.4.2 编辑演示文稿 155
    8.4.3 幻灯片外观设计 157
    8.4.4 幻灯片动画设计 158
    8.4.5 幻灯片导航设计 160
    8.4.6 添加背景音乐 160
    8.4.7 幻灯片页眉和页脚设置 160
    8.4.8 幻灯片放映和打印 161
    8.5 课后任务  161
    实验9 信息检索工具 163
    9.1 实验目的  163
    9.2 预备知识  163
    9.2.1 信息检索基础概念 163
    9.2.2 使用信息检索系统 167
    9.3 实验任务  173
    9.4 实验指导  174
    9.4.1 检索“人工智能的基础概念” 174
    9.4.2 检索“人工智能发展的意义” 176
    9.4.3 检索“人工智能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177
    9.4.4 检索“人工智能与专业的关系” 177
    9.4.5 检索“人工智能面临的挑战和解决的途径” 178
    9.4.6 文献下载与追溯 179
    9.5 课后实验  179
    实验10 综合应用 180
    10.1 实验目的  180
    10.2 实验任务  180
    10.2.1 总体要求 180
    10.2.2 实验形式 180
    10.2.3 实验组织 180
    10.3 案例展示  181
    10.3.1 项目策划书 181
    10.3.2 费用预算表 184
    10.3.3 项目演示文稿 185
    10.4 参考任务  186
    参考文献 187
  • 李季,江西财经大学讲师。主要教授数据结构与算法、算法设计与分析、C语言程序设计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编写出版教材《大学计算机基础》与《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程》。指导学院“ACM程序设计”协会并组织学生参加ICPCCCPCGPLT三项编程类学科竞赛工作,获国家级竞赛奖项10余项;2017—2019年“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金牌讲师。
    
    刘爱红,江西财经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数据库技术,主要教授课程有数据库系统原理、数据库涉及实践、数据处理技术基础等。
    
    骆斯文,江西财经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算法设计。主要教授大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原理等课程。参与编写《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基础》、《面向计算思维的大学计算机基础》、《大学计算机基础实验教程》等教材多部。曾获江西财经大学“青年教学五优”及“金牌主讲老师”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