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育 > 自动化类
焊接机器人工作站操作与运维
书号:9787113314835 套系名称:“十四五”职业教育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系列教材
作者:陆可人 郭跃 出版日期:2024-12-01
定价:58.00 页码 / 开本: /16
策划编辑:张松涛 责任编辑:张松涛 彭立辉
适用专业:自动化类 适用层次:中职教育
最新印刷时间:2024-12-01
资源下载
教学课件(暂无)
教学素材(暂无)
习题答案(暂无)
教学案例(暂无)
教学设计(暂无)
教学视频(暂无)
内容简介
前言
目录
作者介绍
图书特色
本书聚焦于焊接机器人,围绕其工作站的组成、操作与编程、工艺实践、仿真应用、维护与保养五大模块,通过项目化的教学方式,引导读者系统掌握焊接机器人的实践技能,并深入了解其生命周期管理。 本书紧密结合智能制造产业前沿需求,融入了最新技术、企业流程与职业规范,旨在培养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复合型人才。 本书以职业为导向,在确保教材内容与岗位标准紧密对接的同时,还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帮助学生发挥自己的潜力和优势。 本书适合作为职业院校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企业工程人员的培训教材。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印发的《“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亦明确指出:“智能制造是制造强国建设的主攻方向,其发展程度直接关乎我国制造业质量水平。” 焊接技术作为制造业中的关键环节,提升其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是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焊接机器人作为智能制造的代表性技术,其研发、制造和应用已成为衡量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对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这就要求职业院校培养更多能够熟练应用焊接机器人的人才,以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 本书针对职业院校学生的实际需求量身打造,以促进学生职业成长为核心,采用项目化教学法,凸显职业特色的同时,倡导个性化与差异化的教学模式。 本书强调实践与理论深度融合,主要特点如下: ①立德树人,融合思政教育:深入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将工匠精神、创新精神和工程思维融入课程设计,通过大国工匠案例,结合国产机器人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专业素养。 ②实践导向,构建真实情境:以真实工作场景为蓝本,采用项目化任务模式,设计由浅入深的学习路径,确保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提升实操能力。 ③课证融通,融合“1+X”要求:教材内容与工业机器人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相结合,实现“岗课赛证”融通。 ④技术前沿,覆盖多类品牌:以国产新时达机器人,以及在职业院校中使用较多ABB、FANUC机器人为对象进行讲解,涵盖了工艺参数、编程示教、离线仿真等内容,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课程学习。 ⑤评价改革,确保育人成效:采用客观量化的评价体系,将工匠精神等主观评价转化为可量化的客观指标,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技能和素养。 ⑥数字教学,适应时代需求:配套数字化教学资源,建立“互联网+”翻转课堂,支持学生主动、灵活地学习。 本书由上海信息技术学校陆可人、上海新时达机器人有限公司郭跃任主编,上海浦东职业技术学院邵红硕任副主编,上海市智能机器人职业教育集团王珺萩主审,江南造船集团职业技术学校周沪甬及上海信息技术学校戴娟、任洁岚、宁丹、张祁参与了本书的编写。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书籍、文献和手册资料,在此向所有相关作者表示诚挚的感谢。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与不妥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24年3月
目录 项目一 焊接机器人工作站的认知 1 任务一 认识焊接机器人工作站的安全 2 任务二 认识焊接机器人 11 任务三 认识焊接设备 16 任务四 认识其他辅助设备 22 项目二 焊接机器人的操作与编程 27 任务一 设置焊接机器人通信 28 任务二 设置焊接机器人工艺参数 42 任务三 实现焊接机器人编程 66 任务四 实现焊接机器人运行 81 项目三 焊接工艺和应用 93 任务一 实施平敷焊 93 任务二 实施直角焊 107 任务三 实施管板焊 116 项目四 焊接机器人工作站的仿真应用 129 任务一 布局焊接机器人仿真工作站 130 任务二 配置焊接机器人仿真工作站参数 141 任务三 编写焊接机器人仿真工作站程序 152 任务四 运行焊接机器人工作站的仿真程序 162 项目五 焊接机器人工作站的维护与保养 174 任务一 维护保养焊接机器人 174 任务二 维护保养焊接设备 180 任务三 维护保养安全设备 187 参考文献 195
1.陆可人,女,上海信息技术学校智能制造系专职教师,硕士研究生学历,讲师,工程师,专业方向为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学习经历:本科西南交通大学车辆工程专业;研究生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专业。工作经历:2018~2020年,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工程师,主要负责研发及培训;2020~至今,上海信息技术学校智能制造系教师,主要教授工业机器人编操作与编程、离线编程与仿真、工业机器人典型工作站装调等课程。获奖及成果:全国教学法比赛三等奖;省级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参与省级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教材1部。2.郭跃,男,上海新时达机器人有限公司焊接产品经理,大学本科学历,工程师,专业方向为焊接技术与工程。2014年毕业于南昌航空大学航空制造学院,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国际焊接工程师。本科毕业后,从事焊接机器人相关工作,先后在昆山华恒、库卡中国等企业担任高级项目经理、产品经理,现任上海新时达机器人焊接行业线产品经理。
(1)遵循有效教学理论,基于职业教育行动教学方法编写。 (2)项目引领、任务驱动方式编写,校企合作开发。 (3)充分贯彻国家和行业最新规范标准,保证知识的时效性。 (4)彩色印刷活页装订,并配有丰富的教学资源,扫码可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