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 > 城市轨道交通类
城市轨道交通场站设备(第二版)
书号:9787113274757 套系名称:高等职业教育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系列教材
作者:费安萍 出版日期:2025-04-01
定价:40.00 页码 / 开本:0 /16
策划编辑:李中宝 责任编辑:李中宝
适用专业:城市轨道交通类 适用层次:高职教育
最新印刷时间:2025-04-01
资源下载
教学课件
教学素材(暂无)
习题答案(暂无)
教学案例(暂无)
教学设计(暂无)
教学视频(暂无)
内容简介
前言
目录
作者介绍
图书特色
本书是“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系列教材中的一种。全书共分为五个模块,包括:线路设备、车站、车辆段设备、供电设备、车站机电设备等。 全书基于城市轨道交通站务系列岗位运输设备运用的真实工作环境校企共同开发,适应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城轨发展新业态,突出高等职业教育“先会,且知其所以然”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特点,践行“岗课赛证”融通,服务“三教”改革。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教材,也可作为从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参考书。
本书是“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第一版于2015年1月出版,受到了高职院校的欢迎。第一版出版以来,一方面城市轨道交通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另一方面高等职业教育从规模扩张进入内涵质量提高阶段,对教师、教材、教法改革提出了相应要求。 1.城市轨道交通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1)建设新时代城市轨道交通的背景 随着国家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国家对城市交通建设的投入也逐年增加,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在国家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我们要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统领,不断满足人民对安全出行、便捷出行、文明出行、绿色出行的需求,在高质量发展中开创美好未来。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安全运营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提出以广州轨道交通乃至广东省城际大规模线网建设、运营和多元化发展为战略机遇,打造“服务型、引领型、融合型、持续型”融合发展的先进轨道交通。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提出从探索湾区城际、区(市)域、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协同运输起步,向湾区轨道交通跨层级互联互通、跨城市一体化网络融合逐步发展,实现区域“互联互通、换乘便捷、多城一网、一票通达”,实现“一张网、一串城、一张票”一体化运营。 (2)科技发展的时代背景 当前云计算、大数据、信息化和自动化两化融合的工业互联网等已成为新时代的技术发展趋势。多层域感知、人工智能、移动互联、主动协同等技术的应用,推动智能轨道交通系统的全面创新,推动信息化和智能化贯穿于用户需求、设计制造、运营维护的全寿命周期。 (3)从线网运营迈向大线网运营、智能化运营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轨道交通已从线网运营迈向大线网运营,相应地需采用更先进、更精细的运营组织管理,配备功能多样化的场站设备。基于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的发展,将先进的智能传感、数字通信、数据处理、信息融合、计算机视觉、自主协同控制技术有效集成,实现大范围、全方位、实时、准确、高效的运行控制与管理,推进综合轨道交通系统向网联化、协同化和智慧化方向发展。 2.高等职业教育从规模扩张进入内涵质量提高阶段 近几年,高等职业教育已经从规模扩张进入内涵质量提高阶段。为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树立科学的教学观,以教学改革为核心,以教学基本建设为重点,开展“三教”改革。“三教”是教师、教材、教法的统称,高职院校“三教”改革是涉及教与学各环节的综合改革,教师、教材、教法分别对应解决“谁来教”“教什么”“如何教”三个核心问题。“三教”改革中的教材改革主要指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主教材和实训教材,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 教育部职成厅2021年12月颁发《“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指出加快建设新形态教材。开展“岗课赛证”融通教材建设,结合订单培养、学徒制、1十X证书制度等,将岗位技能要求、职业技能竞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有关内容有机融入教材。推动教材配套资源和数字教材建设,探索纸质教材的数字化改造,形成更多可听、可视、可练、可互动的数字化教材。建设一批编排方式科学、配套资源丰富、呈现形式灵活、信息技术应用适当的融媒体教材。 基于以上两方面,本书从以下两方面对第一版进行了修订: (1)实现教材内容的呈现形式多样化 将“轨道交通运输设备运用”国家级在线开放课程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包括微课、运输生产实景视频等数字化教材资源运用信息技术制作二维码,内嵌进教材,数字化教学资源与教材相结合,方便读者自主学习和教师组织教学,丰富教材知识点和技能点的呈现形式。 (2)紧密结合新技术发展,增加新技术、新设备、新规范相关内容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向大线网运营、智能化运营的综合轨道交通系统发展,增加智慧车站、智能运输组织等方面的内容。根据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发展,适度增加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的线路、车站、车辆段、车站机电设备相关方面的内容。 本书由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费安萍任主编,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汪成林任副主编。具体编写分工如下:模块一由费安萍编写;模块二由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沈俊娜编写;模块三由汪成林编写;模块四由汪成林编写;模块五由费安萍、沈俊娜编写。 由于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和错误之处,敬请读者反馈,以便今后的修订和完善。书中参考了国内外有关从事城市轨道交通研究的专家、学者的著作和论文,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编 者 2024年12月
模块一 线路设备 1 单元一 认知线路、人工转换道岔 3 单元二 计算线路换算坡度,分析线路平纵断面对列车运行的影响 16 复习思考题 23 模块二 车站 24 单元一 分析不同车站技术设备对车站工作的影响 24 单元二 绘制车站站厅、站台层平面示意图 36 复习思考题 45 模块三 车辆段设备 46 单元一 认知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检修基地 47 单元二 识读车辆段线路、信号平面布置图 57 复习思考题 64 模块四 供电设备 65 单元一 绘制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示意图 66 单元二 分析一条地铁线路的供电臂供电范围 78 复习思考题 93 模块五 车站机电设备 94 单元一 车站消防系统运用 96 单元二 人工操作站台门 108 单元三 车站电梯系统的运用 115 单元四 环控系统故障的分析 123 单元五 水淹区间隧道的处理 130 单元六 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运行管理 139 复习思考题 154 参考文献 155
费安萍,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2002年开始介入城市轨道交通领域,负责编制广铁学院历届铁道运输、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教学计划和历届地铁站务订单班教学计划,主讲地铁行车组织、地铁运输设备、地铁运营安全管理、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轨道交通运输设备运用等课程。负责主持国家骨干示范校中央财政支持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建设。主持的《轨道交通运输设备运用》课程2010年5月立项为广州市精品课程,2013年1月立项为广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主编出版专业核心课程教材3本,其中《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设备的运用》教材获广州市首届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主持省级课题1项、主要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课题1项;在《中国铁路》等专业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多篇,其中《大交通格局破解春运难题》获教育部高职铁道运输教指委全国高职运输论文评比一等奖。2010年组队参加全国首届高职接发列车职业技能大赛,获二等奖3项,具有丰富的地铁、铁路运输设备运用实践经验和教材编写经验。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教材,也可作为从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