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 > 自动化类

供配电技术

书号:9787113319137 套系名称: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项目建设成果

作者:刘卫民 出版日期:2025-04-01

定价:58.00 页码 / 开本:无 /16

策划编辑:祁云 责任编辑:祁云 彭立辉

适用专业:自动化类 适用层次:高职教育

最新印刷时间:2025-04-01

资源下载
教学课件(暂无) 教学素材(暂无)
习题答案(暂无) 教学案例(暂无)
教学设计(暂无) 教学视频(暂无)
内容简介 前言 目录 作者介绍 图书特色
  •        本书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项目建设成果之一, 根据国际先进的 CDIO 工程教育理念, 应 CDIO课程改革的需要而编写。 主要包括供配电系统主电路的设计、 供配电系统控制与保护电路的设计、 电力负荷及短路电流的计算三个项目, 项目设置结合实际工程、 内容系统、 简洁、图文并茂、 实用性较强,是供配电技术类针对职业教育的 CDIO 项目式教材。
           本书针对供配电技术的应用,选取来自企业的真实项目? 并将知识和技能融入项目中,可使学生在完成项目构思、 设计、 实现和运行的过程中学到知识?掌握技术和技能。
           本书适合作为高职高专电气自动化技术、 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专业的教材? 也可供电气自动化技术及机电一体化技术等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        本书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哈尔滨职业技术大学机电专业群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进行 CDIO 项目式课程改革而编写的系列教材之一。 该书以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 “订单培养、 德技并重” 人才培养模式为指导,引入国际先进的CDIO 工程教育理念, 采用 “项目驱动” 教学模式, 是高职院校进行供配电类课程项目式改革非常实用的配套教材?。其主要特色如下:
            (1) 通过对企业变电所的深入调研,与相关企业合作共同开发。 从岗位工作分析着手, 引入新技术,结合供配电技术特点, 精选教学内容 突出工程应用, 确定了3个项目, 这些项目都来自供配电企业的真实项目。 将供配电技术所涉及的知识点和技能点有效地融入项目之中。 同时加入了供配电系统的国家标准和企业常用的相关制度, 使学生的学习和训练更加有的放矢。
            (2) 引入国际先进的 CDIO 工程教育理念。 按照供配电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 将项目分为构思 (conceive)、 设计 (design)、 实现 (implement) 和运作 (operate) 4 个阶段。 学生以团队的方式完成项目?。以主动的、 实践的、 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 不仅让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系统工程技术能力, 尤其是项目的构思、 设计、开发和实施能力,以及较强的自学能力、 组织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 力争将学生培养成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
            (3) 实践性和完整性。按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强调培养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同时, 还保持供配电技术的完整性,使学生通过项目的学习和训练, 掌握完整的供配电技术, 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本书按照企业供配电系统的结构组成和设计要求, 设置了 3 个项目:
           项目一 供配电系统主电路的设计。 通过完成供配电系统主电路的设计,学习电力系统、 供配电系统 (包括照明供电系统) 的组成,初步了解供配电系统图。知道系统供配电质量的主要指标及其保障措施, 掌握电力系统中性点的运行方式及特点。了解电力变压器、 互感器、 断路器、 熔断器、 隔离开关及高低压开关柜等常用一次设备的功能、 原理、 结构、 参数及选择。 掌握供配电一次系统的设计规范和方法, 掌握供配电一次系统的装配、 调试和运行维护技能?,初步具备 CDIO工程项目的实践能力。
           项目二 供配电统控制与保护电路的设计。 通过完成供配电系统控制与保护电路的设计,学习供配电系统保护的基本知识? 掌握高压供电线路的继电保护、 电力变压器的继电保护、 供配电系统二次回路及二次接线图的绘制,了解供配电系统的绝缘监视装置和电气测量仪表, 从而进一步掌握供配电二次系统的装配、 调试和运行维护技能?。提高 CDIO 工程项目的实践能力。
           项目三 电力负荷及短路电流的计算。 通过某变电站的电力负荷及短路电流的计算,学习需要系数法、 标幺值法等常用的计算方法。电力负荷及短路电流计算是供配电一、 二次系统设计中的重要依据。将其单独列出来, 是希望学生通过学习和训练熟练掌握这些方法,并能够将这些方法应用于工程实践, 从而使自己的 CDIO 工程实践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本书适合作为高职高专电气自动化技术、 机电一体化技术等专业的教材, 也可供电气技术及机电一体化技术等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由刘卫民任主编, 张春妍、 贾思宇任副主编, 马乐、 肖迎俊参与编写。具体编写分工:哈尔滨职业技术大学刘卫民编写项目一,黑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贾思宇编写项目二, 哈尔滨职业技术大学张春妍编写项目三?,哈尔滨职业技术大学马乐、 肖迎俊参与项目部分内容的编写。全书由刘卫民统稿? 哈尔滨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吴显亭主审。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 与哈尔滨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进行合作。 得到企业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大力支持。 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时间仓促, 编者水平所限, 书中疏漏与不妥之处在所难免, 恳请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我们将及时调整和改进。
  • 项目一 供配电系统主电路的设计 1
    【项目构思】 2
    一、项目分析 2
    二、相关知识 2
    三、110 kV 变电站主电路设计构思 12
    【项目设计】 12
    一、供配电系统一次设备的选型 14
    二、企业变电所主接线与电力线路的结构设计 56
    【项目实现】 70
    一、供配一次系统设计实例 70
    二、供配一次系统设计实施 73
    三、企业配电线路的安装 74
    【项目运行】 87
    【项目验收】 88
    【拓展知识】 88
    一、照明供电基础 88
    二、照明供电系统 100
    【工程训练】 104
    一、设计训练 104
    二、思考训练 105
    项目二 供配电系统控制与保护电路的设计 107
    【项目构思】 108
    一、项目分析 108
    二、相关知识 108
    三、继电保护电路设计构思 114
    【项目设计】 116
    一、电力线路的继电保护 116
    二、电力变压器的继电保护 124
    三、高压电动机的继电保护 130
    四、电力电容器组的继电保护 131
    五、微机保护 132
    六、控制和保护系统设计实例 133
    【项目实现】 137
    一、供配电系统中二次回路和自动装置 137
    二、供配电系统控制与保护电路的设计前期准备 151
    三、供配电系统控制与保护电路的设计安装及工艺要求 152
    四、变电所操作电源设计实现 152
    五、交流所用电设计 153
    六、继电保护设计实现 153
    七、二次接线设计 155
    【项目运行】 162
    【项目验收】 163
    【拓展知识】 164
    一、继电保护与二次接线设计中常见问题 164
    二、供配电系统的绝缘监视装置和电气测量仪表 165
    三、配电网自动化 169
    四、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简介 174
    【工程训练】 177
    思考训练 177
    项目三 电力负荷及短路电流的计算 179
    【项目构思】 180
    一、项目分析 180
    二、相关知识 180
    三、负荷计算设计构思 183
    【项目设计】 184
    一、企业负荷计算和无功功率补偿计算 184
    二、短路电流计算 184
    三、采用标幺值法计算各元件参数和短路电流值 185
    四、电力负荷的计算 186
    五、尖峰电流及其计算 193
    六、短路电流的计算 193
    七、功率因数与节约电能技术 202
    【项目实现】 206
    【项目运行】 211
    一、高压线路导线的选择 212
    二、低压线路导线的选择 212
    三、变电所主变压器容量选择 212
    【项目验收】 213
    【拓展知识】 214
    一、安全、环保、节约用电 214
    二、供配电系统的维护与巡检 231
    【工程训练】 237
    一、设计训练 237
    二、思考训练 237
    附录 238
    附录 A 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管理制度 238
    附录 B 变电站第一种工作票 244
    附录 C 变电站第二种工作票 247
    附录 D CDIO 项目报告模板 249
  •        刘卫民,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工程师,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研室主任,专业带头人。1989年毕业于哈尔滨工程大学,工学硕士学位。有16年的企业工作经历,曾长期从事自动化及电子产品的研发工作,参加或主持了多种产品的设计与开发工作。2005年从事教学工作以来,一直是我院优秀的双师型教师,多次指导学生在电子设计大赛中获奖,主讲的《单片机控制技术》《供配电技术》等课程深受学生欢迎,是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机床电气设备及升级改造》的主讲教师之一。发表的论文有《电气类专业“订单培养,徳技并重”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CDIO工程教育理念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应用》《基于ZIGBEE的无线数据采集系统低功耗策略分析》等。主编教材有《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供配电技术》等,主持的科研课题有《地铁机车电气控制系统仿真实训装置》《高职电气类专业“订单培养,徳技并重”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等。同时,作为国家级重点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教研室主任和专业带头人为专业的发展壮大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 (1) 通过对企业变电所的深入调研,与相关企业合作共同开发。
    (2) 引入国际先进的 CDIO 工程教育理念。
    (3) 实践性和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