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 > 计算机类
网络工程设计与实践项目化教程(第三版)
书号:9787113322519 套系名称:普通高等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十四五”系列教材
作者:杨建清 何小平 詹贤平 出版日期:2025-08-01
定价:55.00 页码 / 开本: /16
策划编辑:唐旭 贾星 责任编辑:贾星 贾淑媛
适用专业:计算机类 适用层次:高等教育
最新印刷时间:2025-08-01
资源下载
教学课件(暂无)
教学素材(暂无)
习题答案(暂无)
教学案例(暂无)
教学设计(暂无)
教学视频(暂无)
内容简介
前言
目录
作者介绍
图书特色
在当今数智化时代,网络已成为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几乎所有企业都会接入互联网。本书正是通过实际案例讲解如何构建和维护中小企业网络。 本书共五个项目,即中小企业网络需求分析、企业网络逻辑设计、企业网络物理设计、企业网络施工、企业网络测试验收试运行,完全按照网络工程项目实践的实际工作流程编写,并融入项目管理思想。每个项目包括项目综述、学习目标、项目流程、项目任务和知识链接等内容,将理论融入项目实践中,使读者能够较快掌握企业网络工程设计的理论知识,提高网络设计的实际操作能力。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企业网络工程设计人员的培训教材和计算机爱好者的自学参考书。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的网络技术也在不断升级。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网络强国已成为我国的重大战略决策之一,而要建设网络强国,则需要培养大量的网络技术人才。 本书以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网络应用型人才为出发点,以工作过程教学思想为指导,采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方式编写,以构建一个中小型企业局域网为主线,循序渐进地导入计算机网络的各项知识,把每个项目中的重点、难点融入项目案例中加以解决,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网络相关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全书共分五个项目:中小企业网络需求分析、企业网络逻辑设计、企业网络物理设计、企业网络施工、企业网络测试验收试运行。课后练习作为训练项目,实现学习、模拟和行动实践,真正提升学生实际工作能力。 本书在前两版的基础上重新修订,采用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网络设备,根据网络建设的需求,在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选用不同级别的设备,并通过华为的eSight运维管理系统对网络设备进行管理,为读者提供全系列设备配置方法和管理运维方法,有效帮助读者进行项目实践。同时,对第二版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修订。 本书由杨建清、何小平、詹贤平任主编,李秀娟、唐超、李俊、江志晃任副主编,王俊波、武金龙、肖东升等参与编写。 本书为广东培正学院课程建设的成果。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云宏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对本书的编写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限于编者水平,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望同行和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24年12月
项目一中小企业网络需求分析任务一实施网络需求调研 任务二撰写和实施网络需求问卷调研表 任务三分析企业的应用需求 任务四分析企业应用的通信流量 任务五分析企业网络性能需求 任务六分析企业网络安全需求 任务七编写需求分析文档 项目二企业网络逻辑设计任务网络逻辑设计 项目三企业网络物理设计任务物理网络设计 项目四企业网络施工任务一编写企业施工人员组织方案 任务二编写施工计划 任务三编写施工技术标准 任务四进行布线施工 任务五网络设备配置与调试 任务六利用华为eSight网管平台管理网络 项目五企业网络测试验收试运行任务一编写企业网络测试计划 任务二实施企业网络的测试 任务三网络工程验收报告 附录A各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技术要求
杨建清,广东培正学院教师,网络规划师(高级工程师),计算机网络管理高级技师,主要担任计算机网络基础、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网络架构、网络系统集成、信息安全等课程的教学,曾任职于企业,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实践经验和教材编写经验。 何小平,高级工程师,广东培正学院网络工程系系主任。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核心论文2篇。主持省级以上教科研项目4项,校级以上项目3项。主编或参与编写教材5部,其中主编1部,副主编4部。参与国家职业技能鉴定题库开发,获得国家级职业技能命题专家称号。 詹贤平,广东培正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设计。主要教授网络工程综合实践、防火墙与入侵检测技术等课程。开发“网络设备互联”一体化精品课程,获得中国职协成果一等奖。
本书在前两版的基础上重新修订,采用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网络设备,根据网络建设的需求,在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选用不同级别的设备,并通过华为的eSight运维管理系统对网络设备进行管理,为读者提供全系列设备配置方法和管理运维方法,有效帮助读者进行项目实践。同时,对第二版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修订。 编者既有企业工作的实践经验,也有多年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经验,还有多部教材的编写经验,依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组织编写了本书。 采用项目式编写体例,有理论讲解,有实验,理论和实践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