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 > 计算机类

计算机网络技术项目化教程(翻转课堂)

书号:9787113322984 套系名称:河南省“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

作者:李淑红 潘赟 伍临莉 出版日期:2025-08-01

定价:49.80 页码 / 开本:无 /16

策划编辑:韩从付 责任编辑:闫钇汛 包宁

适用专业:计算机类 适用层次:高等教育

最新印刷时间:2025-08-01

资源下载
教学课件(暂无) 教学素材(暂无)
习题答案(暂无) 教学案例(暂无)
教学设计(暂无) 教学视频(暂无)
内容简介 前言 目录 作者介绍 图书特色
  • 本书为河南省“十四五”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旨在通过项目化学习和翻转课堂模式,培养学生在计算机网络技术领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主要涵盖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网络硬件、网络体系结构、局域网技术、网络寻址、路由技术、无线网络、网络服务器搭建、Internet 接入、网络安全、网络故障排查以及校园网络组建等方面的内容。本书以实际项目为载体,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深入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
     
    本书创新教学模式和内容设置,采用项目化学习和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内容设计注重实践应用,引入大量实际案例和操作任务,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融入思政元素,强调网络安全和法律法规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本书主要面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专业的本科生,也可作为网络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网络技术已经成为信息化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各行各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支撑技术。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涌现,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领域和技术深度不断拓展,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更好地适应这一变化,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编者组织一线教师和企业技术骨干编写了本教材。 
           本书秉持“立德树人、能力为本、实践导向、创新发展”的编写思路,致力于打造适应新时代教育需求的高质量教材,以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教学标准的指引下,本书紧密结合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学科特点,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机融合,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教材注重实用性、前沿性和启发性,力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紧跟技术发展的步伐,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充分准备。 
           本书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材采用了项目化学习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通过精心设计的项目任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教材内容紧密结合实际应用,引入了大量的案例分析和实践操作,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深入理解理论知识,提高实践技能。此外,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通过小组讨论、项目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意识。 
           本书内容丰富,涵盖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各个方面。全书共分为十二个项目,每个项目都围绕一个特定的知识领域展开,从基础理论到实践应用,逐步深入。项目一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项目二讲解了常见的网络硬件设备;项目三深入探讨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项目四至项目七分别介绍了以太局域网、局域网寻址、网络间路由和无线局域网等关键技术;项目八至项目十分别讲解了网络服务器的搭建、Internet 接入和网络安全等方面的内容;项目十一和项目十二分别介绍了网络故障排查和校园网络组建等综合应用知识。每一个项目都包含了详细的项目实施任务,通过这些任务,学生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提高实践能力。 
           本书建议总学时为64学时,其中理论和实践课时比例为1:1,均为 32 学时。各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不同院校的教学计划、专业类别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本书由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李淑红、信阳农林学院潘赟、洛阳师范学院伍临莉任主编,信阳农林学院李源、信阳农林学院舒志旭、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小飞、许昌学院平源任副主编,信阳农林学院的王凯庆、王思霖、张伯昆、潘顺杰参与编写。全书由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分公司蒋德桂主审。在编写过程中,本书充分借鉴了国内外优秀教材的经验,并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和行业调研成果,力求内容科学、准确、实用。 
           最后,感谢所有参与本书编写和审稿的专家、学者,感谢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和信阳农林学院对本书编写工作的支持与帮助。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25 年 3 月
  • 项目一 初识计算机网络1 
    【项目导读】  1 
    【知识导图】  2 
    【项目目标】  2 
    【知识准备】  2 
    1.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2 
    1.2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3 
    1.3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5 
    1.4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6 
    1.5 网络的拓扑结构  7 
    1.6 应用计算机网络  9 
    【项目实施】  10 
    任务一 认识校园网的基本结构 10 
    任务二 使用Visio绘制网络拓扑图11 
    任务三 使用Cisco Packet Tracer规划简易网络 14 
    【素质拓展】  15 
    【思考与练习】 15 
    
    项目二 认识常见的网络硬件  16 
    【项目导读】  16 
    【知识导图】  16 
    【项目目标】  16 
    【知识准备】  17 
    2.1 传输介质  17 
    2.2 网络连接设备  22 
    2.3 网络安全设备  27 
    【项目实施】  27 
    任务一 制作双绞线 27 
    任务二 交换机的管理与配置 29 
    【素质拓展】  32 
    【思考与练习】 33 
    目 录II 
    计算机网络技术项目化教程(翻转课堂) 
    
    项目三 熟悉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34 
    【项目导读】  34 
    【知识导图】  34 
    【项目目标】  34 
    【知识准备】  35 
    3.1 数据通信与传输  35 
    3.2 网络协议与结构  39 
    3.3 OSI 参考模型  41 
    3.4 TCP/IP参考模型 43 
    3.5 IPv4/IPv6地址  45 
    【项目实施】  48 
    任务一 查看交换机端口信息 48 
    任务二 配置IP地址 50 
    任务三 查看OSI模型下数据包的传输过程  52 
    【素质拓展】  57 
    【思考与练习】 58 
    
    项目四 认知以太局域网 59 
    【项目导读】  59 
    【知识导图】  59 
    【项目目标】  59 
    【知识准备】  60 
    4.1 局域网技术标准  60 
    4.2 以太局域网  61 
    4.3 以太网交换机  66 
    4.4 VLAN 技术 69 
    【项目实施】  76 
    任务一 组建小型办公/家庭网络  76 
    任务二 使用ping与ifconf ig命令检测网络 79 
    任务三 单一交换机 VLAN 划分.81 
    任务四 跨交换机 VLAN 划分 83 
    【素质拓展】  85 
    【思考与练习】 86  III 
    
    项目五 了解局域网寻址 87 
    【项目导读】  87 
    【知识导图】  87 
    【项目目标】  87 
    【知识准备】  88 
    5.1 MAC 地址 88 
    5.2 ARP 协议 88 
    5.3 端口地址  90 
    5.4 寻址过程  91 
    5.5 子网划分  93 
    【项目实施】  97 
    任务一 修改MAC地址 97 
    任务二 IPv4规划与子网划分  99 
    【素质拓展】  101 
    【思考与练习】 102 
    
    项目六 探索网络间路由 103 
    【项目导读】  103 
    【知识导图】  103 
    【项目目标】  103 
    【知识准备】  104 
    6.1 路由104 
    6.2 路由表106 
    6.3 默认路由109 
    6.4 RIP 协议109 
    【项目实施】111 
    任务一 配置静态路由 111 
    任务二 通过单臂路由实现VLAN间通信115 
    任务三 使用三层交换机实现VLAN间通信119 
    任务四 RIP 协议配置 121 
    【素质拓展】  124 
    【思考与练习】 125 
    
    项目七 使用无线局域网 126 
    【项目导读】  126 
    【知识导图】  126   IV 
    计算机网络技术项目化教程(翻转课堂) 
    【项目目标】  126 
    【知识准备】  127 
    7.1 无线局域网络的认识127 
    7.2 无线局域网络的标准128 
    7.3 无线局域网络拓扑结构131 
    【项目实施】  133 
    任务一 组建办公室无线网络 133 
    任务二 常见家用无线路由器的配置 136 
    【素质拓展】  140 
    【思考与练习】 141 
    
    项目八 搭建网络服务器 142 
    【项目导读】  142 
    【知识导图】  142 
    【项目目标】  142 
    【知识准备】  143 
    8.1 认识网络操作系统143 
    8.2 常用的网络服务146 
    【项目实施】  151 
    任务一 搭建 Web服务器 151 
    任务二 搭建 FTP服务器152 
    任务三 搭建 DHCP服务器154 
    任务四 搭建 DNS服务器 155 
    【素质拓展】  157 
    【思考与练习】 158 
    
    项目九 接入Internet 159 
    【项目导读】  159 
    【知识导图】  159 
    【项目目标】  159 
    【知识准备】  160 
    9.1 Internet的前世今生160 
    9.2 常见的 Internet接入方式 162 
    9.3 NAT技术 165 
    【项目实施】  167 
    任务一 PC 通过ADSL接入Internet   167 
    目 录 
    任务二 局域网通过NAT接入Internet   168 
    【素质拓展】  172 
    【思考与练习】 173 
    
    项目十 守护网络安全  174 
    【项目导读】  174 
    【知识导图】  174 
    【项目目标】  174 
    【知识准备】  175 
    10.1 认知网络安全与管理175 
    10.2 常用的网络安全技术176 
    10.3 计算机病毒与防治178 
    【项目实施】  180 
    任务一 配置 ACL 访问控制列表 180 
    任务二 配置防火墙 183 
    【素质拓展】  188 
    【思考与练习】 188 
    
    项目十一 排查网络故障 190 
    【项目导读】  190 
    【知识导图】  190 
    【项目目标】  190 
    【知识准备】  191 
    11.1 网络故障的成因分析191 
    11.2 网络故障分类191 
    11.3 网络故障的排除方法194 
    【项目实施】  197 
    任务一 排除默认网关故障 197 
    任务二 排除 VLAN 内部不能互通的故障198 
    【素质拓展】  201 
    【思考与练习】 201 
    
    项目十二 组建校园网络 202 
    【项目导读】  202 
    【知识导图】  202 
    【项目目标】  202VI 
    计算机网络技术项目化教程(翻转课堂) 
    【知识准备】  203 
    12.1 网络规划  203 
    12.2 网络层次化设计  205 
    12.3 网络冗余设计  206 
    12.4 网络安全系统设计  207 
    【项目实施】  207 
    任务一  校园网络需求分析  207 
    任务二  VLAN 划分与 IP 地址规划  209 
    任务三  校园网络安全配置与管理211 
    【素质拓展】  212 
    【思考与练习】 213 
    参考文献  214
  • 李淑红,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主讲“计算机网络原理”“无线网络与移动计算”等课程,发表论文30余篇,主持、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0余项,出版著作2部,主编《计算机网络与网络安全》《计算机网络应用技术教程》《计算机应用基础》等教材6部,获河南省教育厅青年骨干教师、学术技术带头人称号。
    
    潘赟,副教授,信阳农林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网络安全。2004年7月至今在信阳农林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讲授“计算机网络”“Linux操作系统”“网络工程导论”“计算机组成原理”等课程。先后发表本专业论文26篇,其中中文核心7篇,EI检索2篇。主持、参与省级项目12项,主持校级项目3项,参与发明专利2项,完成实用新型专利4项。2012、2015年先后在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和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网络技术》。先后荣获了校“巾帼建功标兵”“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师德标兵”“十大最美职工标兵”等称号,并在各类教学技能竞赛和学科竞赛指导中屡获佳绩,荣获全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多项省级以上学科竞赛优秀指导老师奖。
    
    伍临莉,副教授,洛阳师范学院。主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专业课程,专业研究方向为三维动画制作、HTML、CSS、DIV网页设计、数字多媒体创作实践、网页设计高级技术等。曾任副主编编写《大学计算机基础(思政版)(微课版)》《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训(思政版)(微课版)》两部教材。曾获河南省科技成果奖(厅级),项目类一等奖;河南省教育厅信息技术教育优秀成果奖(厅级);“洛阳师范学院优秀教师”;第十三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全国总决赛优秀指导教师等。主持参与省部级课题9项,发表SCI、EI论文5篇。
  • 本教材以本科教学为主导,兼顾专科需求,具有以下鲜明特色:
    (1)项目化与实践导向:采用项目化学习模式,将理论知识融入实际项目任务,如校园网组建、网络故障排查等,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升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2)翻转课堂与互动教学:结合翻转课堂理念,课前学生自主学习基础知识,课堂上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活动,增强互动性,提高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能力。
    (3)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在讲解专业知识时,引入网络安全法、科研团队故事等思政元素,培养学生遵守法律法规、树立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
    (4)本专通用与层次分明:内容设计兼顾本科与专科教学需求,从基础到核心再到前沿技术逐步深入,既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又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体系。
    (5)配套资源丰富实用:提供电子教案、教学课件、实验指导书、在线视频、测试题库等数字化资源,并配备在线交互式学习平台,支持师生互动,助力教学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