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基础模块)
书号:9787113319762 套系名称:“十四五”高等职业教育公共课程系列教材
作者:丁爱萍 杨健 李静 出版日期:2025-07-01
定价:49.00 页码 / 开本:无 /16
策划编辑:韩从付 责任编辑:陆慧萍 李学敏
适用专业:公共课 适用层次:高职教育
最新印刷时间:
-
本书依据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21年版)》中对基础模块的要求编写而成。全书共8个项目,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基础、操作系统应用、文档处理、电子表格处理、演示文稿制作、信息检索、新一代信息技术概述、信息素养与社会责任等。本书采用“活页式”教材编写和装帧方式,以项目引导+任务驱动式开展教学,以方便教师教、学生学。本书紧密跟随时代步伐,体系别具一格、脉络清晰、实操性佳。
-
在当今数字化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已成为每个人必备的素养和技能。为了满足高职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需求,提高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我们依据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21年版)》中对基础模块的要求,精心编写了这本《信息技术》基础模块教材。 本书设计和编写特点如下: (1)立足职业,提升信息技术能力。 本书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目标,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和实际需求,全面系统地介绍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学习本书,读者将掌握信息技术基础、操作系统、文档处理、电子表格处理、演示文稿制作、信息检索、新一代信息技术、信息素养与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内容。 (2)梯度设计,提升信息水平。 为了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本书在内容难度上进行了合理的梯度设计。从基础知识入手,逐步深入到高级应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 (3)形态新颖,采用“活页式”编写和装帧方式。 本书采用了“活页式”新形态教材编写和装帧方式,每个任务包含教学指导和自测工具两部分。教学指导为教师提供了详细的教学建议和教学资源,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指导学生系统地学习知识;自测工具则利于学生自我检测和自我评估,让学生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发现自己的不足,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提高,将“教、学、练、做、评”有机融合。 (4)得心应手,体验工作过程。 教材中的任务设计,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指导模块通过“任务描述→学习目标→任务实现→能力拓展”的学习活动展开,旨在帮助学生反复体验从信息化角度分析问题的工作方法和解决问题的具体路径,逐渐形成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工作问题的综合能力。在自测工具模块,通过“自测任务书→任务分组→前期准备→工作实施→评价反馈→巩固提高”等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并进行工作分享和合作,指导学生利用数字化资源与工具完成工作任务。 (5)团队协作,培养创新能力。 本书设置了一些创新实践项目和团队合作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 (6)巧妙设计,融入思政元素。 本书融入了丰富的思政元素,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创新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本书紧密跟随时代步伐,体系别具一格、脉络清晰、实操性佳,是高职院校信息技术课程的理想教材,也是信息技术爱好者的得力助手。 本书由丁爱萍、杨健、李静担任主编;由李海永、宋杰、白金风、高珠和王天娇担任副主编。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参阅了众多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资料,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和宝贵的经验,受益良多。在此,向这些文献的作者致以诚挚的谢意。同时,我们深知自身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不足,恳请广大读者不吝批评指正。 编 者 2025年3月 -
项目1 信息技术基础 1 任务1.1 初识信息技术和信息社会 1 任务1.2 认识信息系统 9 任务1.3 选用和连接信息技术设备 17 项目2 操作系统应用 27 任务2.1 认识Windows桌面 27 任务2.2 认识Windows文件管理 39 任务2.3 认识Windows附件 56 项目3 文档处理 69 任务3.1 编排简单文档 70 任务3.2 编排复杂文档 83 任务3.3 制作表格 98 任务3.4 编排长文档 107 项目4 电子表格处理 121 任务4.1 建立成绩表 122 任务4.2 美化成绩表 132 任务4.3 统计数据 142 任务4.4 分析数据 153 项目5 演示文稿制作 166 任务5.1 制作发展规划演示文稿 166 任务5.2 美化发展规划演示文稿 181 项目6 信息检索 196 任务6.1 了解信息检索基础知识 196 任务6.2 使用搜索引擎 203 任务6.3 利用专用平台检索信息 210 项目7 新一代信息技术概述 216 任务7.1 新一代信息技术基础 216 任务7.2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主要技术特点和应用 221 任务7.3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案例 232 项目8 信息素养与社会责任 239 任务8.1 信息素养 239 任务8.2 信息安全 246 任务8.3 信息素养的养成 251
-
丁爱萍,二级教授,硕士,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院长。中原“千人计划”教学名师,河南省教学名师,河南省教学标兵。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岗·课·证”相融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负责人;河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河南省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团队)负责人;河南省特色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项目负责人;河南省精品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负责人。在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教科研论文30余篇,核心论文20篇;主编信息技术类教材40余部;主持和参与河南省教学改革项目10余项,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河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杨健,副教授,硕士,河南地矿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主编参与编写教材、专著7部、发表专业论文8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多次参与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主持河南省教育综合改革重点项目、主持2023年度河南省教育系统党建创新项目。李静,副教授,河南地矿职业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主编教材1部,参与编写教材3部、发表专业论文7余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多次参与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省重点科研项目等。
-
(1)采用“活页式”新形态教材编写方式,每个任务包含教学指导和自测工具两部分,将“教、学、练、做、评”有机融合,注重学生实践技能培养与提高。 (2)细化项目任务实施,由浅入深,逐步分解技能要求,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 (3)案例设置及项目选取注重落实课程思政,加深学生对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现状的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