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出海:跨国铁路工程实境英语
书号:9787113325312 套系名称:“十五五”高等职业教育新形态系列教材
作者:刘渭锋 王薇 出版日期:2025-09-01
定价:39.00 页码 / 开本:无 /16
策划编辑:侯驰 何红艳 责任编辑:何红艳 李学敏
适用专业:公共课 适用层次:高职教育
最新印刷时间:2025-09-01
-
本书以《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 年版)为核心依据,围绕“服务轨道交通出海工程”的实践场景进行系统建构,聚焦海外铁路工程项目中的典型任务与高频表达, 通过12 个单元的职场英语任务链贯穿项目全周期。本书内容涵盖初到工地的问候寒暄、岗位分工沟通、物资调度请求、现场安全协作、突发事件应对、跨文化误解处理、进度协调与谈判协商、项目总结与成果展示等典型场景。 本书深度融合通用英语与专业英语,强调“表达能力+ 职业能力”的双维度培养逻辑,突出轨道交通行业特色与跨文化职场导向。所有任务对话均源于真实海外工程案例,构建沉浸式语言环境,提升学生在实际岗位中的英语迁移能力与沟通效能。 本书适合作为轨道交通类高职院校英语主干课程或专项实训教材,也可作为工程建设企业国际化岗位员工、境外工程派遣人员等行业从业者的英语参考读物。
-
当第一段钢轨伸向地平线,人类改变的不是出行方式,而是整个活动半径。当第一句真实而得体的英语在施工现场被非母语建设者说出,人类改变的不是表达方式,而是协作格局与职业身份。对高职院校而言,英语已不仅仅是课堂上的课程代码,更是产教融合迈向全球产业链的关键接口,是把学习者带到真实项目中的通行证。现实却摆在眼前:教材内容与岗位需求脱节,语言知识与真实表达脱节,课堂评价与学习动机脱节。如果学生无法在真实情境中“说出所学、学以致用”,语言的能量就被封存为静态知识。基于此,《职教出海:跨国铁路工程实境英语》(Vocational Education Going Global: Real-World English for Cross-Border Railway Projects)以“任务能落地、表达可交付、学生成长可证”为准绳,尝试把语言重新安放在工程的日常里,让学习在协作与信任中发生。 1.编写背景与现实问题:从“考得好”到“做得到” 长期以来,“知识灌输—笔试评价”的惯性让不少学生形成了“会背不会用、会做题不会协同”的低效能力结构。一旦踏上海外工地,从安全晨会到跨文化协调、从多方谈判到应急联动,传统教材训练出的“静态语言能力”难以支撑“高压、即刻响应、结果可追责”的动态任务表现。更深层的损失在于,学用割裂削弱了语言的工具性,也动摇了学生对“自己是能在国际项目上可靠表达与协作的职业人”这一身份的认同。本书的重构逻辑很朴素:把语言嵌回工作流,把表达对齐岗位职责,让学生在跨文化协作中以一份份可交付的成果完成职业身份塑造。 2.理论依据与方法路径:以 POA 为中枢的“五向螺旋” 全书遵循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POA)的“三相一体”路径:motivating(驱动)——以真实任务点燃动机,并与岗位标准精准对齐;enabling(促成)——通过精选输入、可操作的支架与 AI 智能反馈,搭建“可产出”的知识与技能生态;assessing(评学融合)——用表现性评价闭环检验迁移,推动下一轮驱动。在 POA 框架之上,我们叠加跨文化交际理论、叙事认知、行业 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模型与生成式 AI 辅助,形成“驱动—促成—评学”+“语言—文化—思维—技术—情感”的五向螺旋。它不只传授术语和句式,更在一次次任务叙事中塑造判断力与对象适配力。 3.结构设计与内容特色:把世界工地“搬进课堂” 全书12 个单元沿“初到海外—问题排查—多方谈判—应急协同—成果收尾”的项目生命线展开,力求让学习节奏与工程节奏同频共振。每个单元围绕一个可验证的产出,采用多模与双路径并行设计。情境微电影与 AI 互动剧本营造“我在场”的临场感;技术路径与管理路径满足不同岗位画像(如“测量放样—技术说明—安全交底”的技术线,与“资源协调—进度澄清—风险沟通”的管理线并行推进);跨文化思辨从礼仪细节延伸至决策逻辑,训练学生在观念冲突处给出可辩护的选择;产出工作坊要求生成真实可用的交付物,如安全简报、现场播报、进度谈判纪要、缺陷清单与移交文件;技能进阶矩阵把语言能力、沟通能力与跨文化敏感性三线并推,保证每次进步都有证据、有叙述、可迁移。 4.使用说明与读者引导:让学习节奏与能力曲线同频 给教师的建议:课前约 48 小时发布“任务招标书”,明确情境、角色、交付物与达标门槛;课堂90 分钟按“驱动15 分钟—促成60 分钟—评学15分钟”运行,驱动环节对齐岗位场景,促成环节用微输入与可复用支架(术语、句式骨架、结构模板、样例与反例)解决“会不会产出”的关键阻碍,评学环节快速定位下一步改进点;课后约 72 小时内回收学生产出,结合 AI 诊断与同伴互评给出“下一轮改进指令”,把评价变成改进的起点而非终点。 给学生的建议:先了解每个单元的行业真实情境(包含时间、场景、核心任务、角色、信息传递动作五大要素),画出每个任务“我在场”的角色地图与信息流;再读技术要点与文化要点,用“能否教会别人”的方式自检理解;随后完成产出任务,将成果纳入个人职业作品集,标注版本号与改进点;学生的目标不是“说得漂亮”,而是“说得准、说得清、说得成事”。 5.把语言化作桥,把职业化作旅程 在这本书里,语言是一条“职教出海”的工作纽带:它把不同肤色的手汇聚到同一张蓝图,让规范转译为互信,让高职学生的职业抱负与全球机会实现对轨。愿你带着对工地尘土的朴素热爱,也怀着对跨文化沟通的敬畏与好奇,在一次次可验证的表达中,把所学变为所用,把作品变成名片,把评价变成成长的燃料。下一段轨道,将由你们铺设;下一声问候,也许来自远方同伴的会心微笑。 Let’s talk, build, and connect the world—one authentic sentence at a time. 编 者 2025 年8 月
-
UNIT 1 Arriving at an Overseas Worksite: Greetings and Titles 初到海外工地:见面问候与称谓表达 1 UNIT 2 Building Rapport with Local Colleagues:Small Talk and Work Assignment 与当地同事建立融洽关系:寒暄交流与分工说明 12 UNIT 3 Coordinating Materials and Needs: Making Requests a nd Offering Help 物资调度与需求沟通:提出请求与提供协助 25 UNIT 4 Ensuring Site Safety and Process Clarity:Reporting Issues and Giving Suggestions 确保现场安全与流程衔接:问题汇报与建议表达 36 UNIT 5 Handling Malfunctions and Emergencies:From Problem Diagnosis to Operational Action 故障排查与应急响应:从问题定位到行动执行 48 UNIT 6 Navigating Misunderstandings: Clarifying Intentions and Apologizing 化解误解:澄清意图与表达歉意 59 UNIT 7 Engaging with Local Partners:Coordinating Progress and Observing Etiquette 合作方沟通协作:进度协调与礼仪表达 69 UNIT 8 Participating in Multilateral Meetings:Presenting Updates and Addressing Concerns 参与多边会议:汇报进展与回应关切 81 UNIT 9 Negotiating Changes and Conflicts:Expressing Dissent and Reaching Agreements 需求变更与谈判协商:表达异议与达成共识 93 UNIT 10 Responding to Emergencies:Issuing Alerts and Organizing Actions 突发事件快速响应:通报预警与应急协同 105 UNIT 11 Providing On-Site Training:Giving Feedback and Correcting Mistakes 工地培训与指导:反馈建议与错误纠正 115 UNIT 12 Concluding the Project:Summarizing Achievements and Expressing Gratitude 项目收尾与成果展示:总结汇报与表达致谢 126
-
刘渭锋,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王薇,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本书以《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2021 年版)为核心依据,围绕“服务轨道交通出海工程”的实践场景进行系统建构,聚焦海外铁路工程项目中的典型任务与高频表达, 通过12 个单元的职场英语任务链贯穿项目全周期。本书内容涵盖初到工地的问候寒暄、岗位分工沟通、物资调度请求、现场安全协作、突发事件应对、跨文化误解处理、进度协调与谈判协商、项目总结与成果展示等典型场景。 本书深度融合通用英语与专业英语,强调“表达能力+ 职业能力”的双维度培养逻辑,突出轨道交通行业特色与跨文化职场导向。所有任务对话均源于真实海外工程案例,构建沉浸式语言环境,提升学生在实际岗位中的英语迁移能力与沟通效能。
